出自明李东阳的《拟古出塞七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jī míng gǔ jiǎo dòng , shàng mǎ gè jù 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鸡鸣:鸡叫。常指天明之前。
上马:上马,汉语词汇,拼音shàng mǎ,释义是上等马,良马。
鼓角:(名)古代军队中用来发出号令或报时的战鼓和号角:~相闻|~齐鸣。
鸣鼓:即鼓。击鼓。借指声讨。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原诗
总戎戒行旅,器仗贵坚完。
典衣买刀剑,胡地多苦寒。
公家例颁与,私债复相干。
儿出贫尚可,亲老无盘餐。
灯前背面啼,强语达夜阑。
鸡鸣鼓角动,上马各据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