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武李陵司马迁传

河梁一别子卿归,删后无诗始有诗。
若把李陵从反汉,马迁膏鼎亦何辞。

作品评述

《读苏武李陵司马迁传》是华岳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河梁一别子卿归,
删后无诗始有诗。
若把李陵从反汉,
马迁膏鼎亦何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读苏武、李陵和司马迁的传记后的感慨。诗人华岳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佩和思考。诗中提到了苏武、李陵和司马迁这三位古代名人,他们都经历了离别、忍辱负重的艰难境遇。诗人通过赞颂他们的品质和才华,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苏武、李陵和司马迁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华岳对历史的思考。第一句“河梁一别子卿归”,以离别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苏武的思念之情。第二句“删后无诗始有诗”,意味着通过学习和阅读这些人物的传记,诗人才能被激发出创作的灵感和欲望。第三句“若把李陵从反汉”,指的是李陵曾经反对汉朝,但华岳认为李陵的才华和贡献无法忽视。最后一句“马迁膏鼎亦何辞”,表达了对司马迁的赞颂,他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学家,虽然在政治上并不成功,但他的贡献无可置疑。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文字和精准的表达,展现了华岳对苏武、李陵和司马迁等历史人物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学创作的理解。这首诗词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也是对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物品质和才华的钦佩,并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华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韩侂胄当国,岳以武学生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等,下大理狱,监管建宁。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復入学登第,爲殿前司官属。十四年,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有《翠微南征录》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华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简称抄本),并酌采抄本书末所附近人张元济所作校勘记(简称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采采芹甘不自谋,殷勤直欲奉王羞。可怜斜日三千字,曾献当年十二旒。

渺莽江湖万里秋,玉峰老子弄孤舟;犹胜宿直金銮夜,凛凛常怀泼酢忧。

虚空借得作身,万象相随为伴。纵横人道十成,点检谁知一半。看看青山峥嵘,白云零乱。里许牧童归未归,铁牛一掣金绳断。

早来雪意遮空碧,晚喜晴霞散绮红。便可悬知明旦事,一轮明月快哉风。

昼寂双扉掩,无人共酒杯。睡嫌雏燕语,吟惜藕花开。郊雨不能作,池风时复来。还期问字去,载月夜迟回。

二十年来黍一炊,英风惟有塚累累。儿童踯躅牛羊戏,陌上行人谓此谁。

野径荒亭草没腰,一眠聊以永今朝。放怀不管人间事,破梦时间夜半潮。玉柱刘叉诗未厌,金龟李白酒难招。知君有意寻安道,咫尺何时动画桡。

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请说吾乡人种麦,漫山恒野顷千百。北风寒严大泽干,一腊何啻见三白。春泥冰消土脉动,垄亩渐纵牛羊续。街头作饼大如盘,一岁衣食事已毕。

一冬都无五日寒,赤日杲杲后土乾。水官丐归帝弗许,诘朝不雨吾戮汝。斯须便放大瓢倾,一洗万里尘埃清。不妨更作尺深雪,桑榆之功尚堪说。

绣节荣分使,斑衣喜拜亲。方将昌厥后,岂必在其身。其馆仙游远,佳城瑞气新。九原看厚报,衮衮耀丝纶。

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

王邓诸公焉在哉,云屏烟嶂锁苍苔。大千国土无双客,第一洞天游两回。太极光阴忘甲子,九霄云气接蓬莱。桑田海水今如许,劳得朝猿暮鹤哀。

得不知所止,泛然乘风船。正大辱启蒙,似欲驾我仙。大哉周孔心,异彼祗潦园。讲月琢以磨,岂在耘人田。

江城八月枫叶凋,城头哦诗江动摇。秋雨留人意恋恋,水风泛树声萧萧。纶巾老子无远策,长作东西南北客。不如何逊在扬州,坐待梅花映妆额。

常州草蛊天下奇,女郎新样不缘师。未应好手传轮扁,便恐前身是郭熙。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习静深山里,幽栖趣逼真。青楼何足契,白雪故相亲。守道无妨困,藏书不尽贫。昔人嘉遁汉,我亦爱逃秦。

不辞远作潇湘客,且入三仙洞里来。

夏夜谁知亦自长,幽居渺在水云乡。月侵竹簟清无暑,风度衣篝润有香。栖鹊自惊移别树,流萤相逐过横塘。放翁尚苦余酲在,细绠铜缾落井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