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二首

鸡鸣丑,三四五六七八九。
象骨峰头木马嘶,新丰洞口石牛吼。
山之前,水之后,吴道僧繇画不就。
断头船子下南康,彷佛天明到湖口。

作品评述

《偈十二首》

鸡鸣丑,三四五六七八九。
象骨峰头木马嘶,新丰洞口石牛吼。
山之前,水之后,吴道僧繇画不就。
断头船子下南康,仿佛天明到湖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释文准创作的偈(即佛教的偈颂),通过一系列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个人内心境界的体悟。

首先,诗中以鸡鸣丑开始,描述了一天开始的时刻。接着以数字三四五六七八九,表达了连续的时间和流动的变化。

其次,象骨峰头木马嘶,新丰洞口石牛吼,以自然景观中的山峰、洞口等作为象征,表达了自然界中的生灵活动和声音。这些景物的描述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觉察。

接下来,山之前,水之后,吴道僧繇画不就。这句诗描述了位于山与水之间的一幅画作,而吴道僧繇(指吴道子和僧繇)则代表了古代画家。诗人通过表达画家未能将山与水的美景完美呈现,强调了艺术无法完全表达自然之美的现实。这也可以理解为表达了对艺术和人类智慧能力的一种思考和反思。

最后,断头船子下南康,仿佛天明到湖口。这句诗通过描述一艘齐腰平剖的船,以及到达湖口时天明的景象,表达了一种突破与到达的意象。这可以理解为对人生旅途中的困境和迷茫的克服和希望,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寻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感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之旅的理解,同时也提出了对艺术和人类能力的思考和质疑。它融合了佛教的智慧和诗人个人的感性,使读者在品读中得到思索和启发。

诗词推荐

整襟收泪别朱门,自料难酬顾念恩。招得片魂骑匹马,西风斜日入秋原。

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措意元同画,观空欲问僧。莫教林下意,终老叹何曾。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长廊欹雨脚,破壁

浮云如积酥,凉飚劲弦疾。溶溶渺天末,飘忽易相失。悬弧四方志,匏系非予匹。平生结欢久,始愿胶投漆。别离伤素怀,此身任萍迹。

持宪当休明,饬躬免颠沛。直绳备豪右,正色清冠盖。寄切才恨薄,职雄班匪大。坐居三独中,立在百僚外。简牍时休暇,依然秋兴多。披书唯骨鲠,循迹少闲和。庭树凌霜柏,池倾萎露荷。岁寒应可见,感此遂成歌。

联辔闲谈诗雅,停杯高咏晁词。山城投宿晚凉时。邂逅青云公子。濯锦江边相忆,鸣条山下分携。秋风摇荡菊花期。*候翩翩归骑。

鸾驾乘风上玉清,青冥风露湿琼英。我时独笑无人解,四海诸公共此明。

清晨出西郊,危径甃滑石。徐登九日山,眼观天地窄。沧溟渺无涯,云林森削壁。徙倚极遐观,感今怀往昔。而我遂幽寻,尘事忽如失。颀然隐君子,未审果何得。磨崖古题名,半含苍藓碧。日夕促归鞍,青山云乱白。

钗云垂耳未胜冠。私语别青鸾。露帐银床,海棠睡足,偏称晚来看。一年一梦青楼曲,香浅被池寒。却听西风,小窗残雨,红叶满长安。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俯临下土,回复上天。触类而长,荷福无边。

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纇柳染梢。阴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声湖岸坳。使君千骑出南圃,歌吹前导後鸣铙。是时辄预车马末,倾市竞观民业抛。竹亭临水美可爱,嗑咂草木皆吐苞。游人春服靓妆出,笑踏俚歌相与嘲。使君白发体尤健,自晨及暮奏酒肴。尔辈少年翻易倦,倚席欠伸谁得教。

西风飒飒动罗帏,初夜焚香下玉墀。礼罢真如庭院静,银缸高照看围棋。

平世功名输阿童,束书洗剑栖渔篷。晚交东武百里长,想见桐庐三拜风。白雪兴阑吟社远,绿槐阴合讼庭空。它年朱绂指东道,试访钓鳌浮玉翁。

大璞中函天地情,卞和抱出愈分明。一番刖足一番哭,哭杀世人无眼晴。

本是安期烧药处,今来改作坐禅宫。数僧梵响满楼月,深谷猿声半夜风。金简事移松阁迥,彩云影散阆山空。我来不见修真客,却得真如问远公。

可遨昆阆步瀛莱,只爱鑽腮笑靥开。暮雨朝云元易散,昏钟晓鼓故相催。身如病鹤犹遗骨,心似焦桐亦未灰。纵使吾曹不排闼,不应门阈上苍苔。

西禁青春满,南端皓月微。千庐宵驾合,五夜晓钟稀。星斗横纶阁,天河度琐闱。烟光章奏里,纷向夕郎飞。

淮边曾以此身归,每见尝宽使者威。一昨荐章蒙首上,十年坠翼恰重飞。功名未果时看剑,报效犹乖夜揽衣。聊向短笺论感慨,更烦尊教宠寒微。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晓业池上独凭阑,无限春愁欲诉难。最是闰年时候别,楝花开尽尚清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