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之金陵

良宵桂月耿中庭,蛩在青莎叶底鸣。
别我寸心如寸铁,不知南国几多程。

作品评述

《僧之金陵》是宋代释智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个美丽的夜晚,桂花的月光照亮了寺庙的中庭,蛩虫在绿茵叶下鸣叫。离别使我内心痛苦如同铁块,不知道南国的路途有多遥远。

诗意:
《僧之金陵》描绘了一位僧侣在金陵(现在的南京)的离别之情。诗中通过夜晚的景色描绘了金陵的美丽和宁静,展现了桂花的月光和蛩虫的鸣叫。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和不舍之情,描述了他离开南国时的心情和对未知旅途的感叹。

赏析:
《僧之金陵》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色。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桂花的月光和蛩虫的鸣叫来烘托离别之情。桂花的月光如同一道柔和的光线,洒在中庭之上,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而蛩虫在绿茵叶下鸣叫,则增添了一丝凄凉和离别的意味。

诗人通过对离别之痛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他将离别的痛苦比作寸心如寸铁,形容了自己内心的坚硬和无法摧毁的痛楚。诗人还表示对未知旅途的迷惘和困惑,不知道南国的路途有多遥远,显示出他对离开家园的不确定和担忧。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言简意赅,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相结合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感受。这首诗词在表达离别之情的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家园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给读者带来深思和共鸣。

诗词推荐

十里楼台歌吹繁,扬州无复似当年。古来兴废皆如此,徒使登临一慨然。

虎头牌子织金裳,北面三年蚁梦长。借问一门朱与紫,江南几世谢君王。

宵长慵早寐,念念客愁新。灯影明高屋,蛩声动四邻。满怀平日事,双鬓倦游身。避地从漂转,西风羽檄频。

龙州溪洞极南边,鸡犬桑麻自一天。流水桃花今有路,何须更觅武陵仙。

雪丝忪细紫团栾,今代无人识古兰。本草图经川续断,今人误作古兰看。

余子纷纷见每卑,鸾凤鸡鹜谩相随。当时一笑无人解,此意宁容俗士知。

久旱疑为瘴,晚风生许寒。梅花逾孤厉,人意绝荒残。漉酒能呼我,知公故解欢。平明如雪满,快阁上危栏。

剔皮刺血诚何苦,为写灵山九会文。十指沥干终七轴,后来求法更无君。

茯苓人本自松根得,名因象物彰。为医君可信,除疾我偏良。捐躯必自强。无劳问踪迹,名字在仙方。

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霜丝青桂楫,兰枻紫霞舟。水落金陵曙,风起洞庭秋。扣舷过曲浦,飞帆越回流。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洲长殊未返,萧散云霞晚。日下大江平,烟生归岸远。岸远闻潮波,争途游戏多。因声赵津女,来听采菱歌。

日夜役神多损寿,先生下世未中年。撰碑纵托登龙伴,营奠应支卖鹤钱。孤垄阴风吹细草,空窗湿气渍残篇。人间别更无冤事,到此谁能与问天。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方喧思独坐,当静想清言。我扫庭前树,君凭江上轩。有诗烦共赋,无酒与重论。既乏公田秫,仍孤老瓦盆。

卧龙骧首奋轻雷,一一枪旗次第开。遽浼春风归七碗,宁容卯酒困三杯。森严莫讶先尝苦,隽永方知后味回。不羡金钗候汤眼,可能萧寺略追陪。

结发谢外好,僶俛希前修。缪挟江海志,耻为升斗谋。齞历难刻画,贱贫多衅尤。发轫背伊阙,解骖憩邗沟。丹铅费永晷,麴糵敺深愁。璧月鉴帘栊,珠星络梧楸。泯泯渠水驶,霏霏花雾浮。公子怅何许,抚膺徒离忧。

伽耶舍多人再来,常持圆鉴离尘埃。风铃非响我心应,一返常光更不回。

朝看雨脚似悬绳,暮见宽波没钓汀。鸭鸭归来人寂寂,鸦鸦飞去草青青。

晞骥长惭马不前,着鞭何意在君先。须懲牛后羞馀子,独占鳌头下九天。上苑未须夸得意,道山共拟更登仙。虽然富贵浮云等,要使功名在简编。

海棠开后雨冥绵,寒食清明又一年。胜赏挨排三月朔,嫩晴将息百花天。山光水色供图障,燕语莺声助管弦。我自吟边闲拄颊,笑人陌上拾花钿。

曰萼绿春,且作一首。谚以窃尝为吹笙云萼绿华家萼绿春。山瓶何处下青云。浓香气味已醺人。竹叶传杯惊老眼,松醪题赋倒纶巾。须防银字暖朱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