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堂

谢守登临地,今为博士居。
由来好山水,常得近诗书。
洞与衔岳接,泉分玉井余。
年年为吟事,春草不教锄。

作品评述

《东山堂》是宋代文人赵汝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山堂,谢守登临地,
今为博士居。
由来好山水,
常得近诗书。
洞与衔岳接,
泉分玉井余。
年年为吟事,
春草不教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名叫东山堂的地方,表达了作者赵汝回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赞美。东山堂是谢守登(谢灵运)当年曾经登临过的地方,而现在却成了作者自己的居所。这里山水优美,经常能接近诗书,给作者带来了灵感和安慰。山洞与高峰相连,泉水从玉井中涌出,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色。每年都有吟诗作对的事情发生,春天的草木茂盛,不需要锄掉,周围的景色和氛围都是诗人创作诗词的好素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东山堂的热爱和感激之情。通过描述山水和环境,诗人展现了自己身处这个地方时的宁静和喜悦。东山堂不仅是一个宁静的居所,更是诗人的创作源泉。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山洞和高峰、泉水和玉井相对应,增强了景色的美感和诗意的层次感。整首诗词朴素自然,字字珠玑,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激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东山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执着追求。诗人将自己的居所与诗书、山水相结合,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融合状态。同时,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纯粹的感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推荐

三年八日登高集,喜趁衰年尚健身。不为黄华浮白酒,世间难得是闲人。

观音化身,厥形孔怪。胣脑淫厉,众魔膜拜。--张希复指梦鸿纷,榜列区界。其事明张,何不可解。--段成式阎阿德川,大士先天。众象参罗,福源田田。--郑符百亿花发,百千灯然。胶如络绎,浩汗连绵。--张希复焰摩界戚,洛迦苦霁。正念皈依,众青如彗。--段成式戾宰可汰,痴膜可蜕

别君今几时,岁月如插羽。悠悠寝与食,忽忽朝复暮。纷纷竟何为,凛凛还自惧。朝廷无献纳,仓廪徒耗蠹。风霜苦见侵,衰病日增故。江湖岂不思,恳悃布已屡。美哉广陵公,风政传道路。优游侍从臣,左右天子顾。君来一何迟,我请亦有素。何当两还分,尚冀一相遇。把手或未能,尺书

夜帆起奔牛,乌竿鸣五两。百年几寒暑,两岁五来往。竟不到惠山,闲日真难亭。闻道山中泉,煮茗蒙珍赏。当年京浙递,不洗牛李党。故人在邑中,乃汉三径蒋。欲击月下门,正想鼻雷响。兹山君常到,此约吾又爽。且复卜后来,归程一阳长。

履痕莫辨阴王迹,敢去多题汉亚年。

雪压春期蔽曙空,凭高把酒思无穷。光侵病鬓都成白,寒著酡颜久未红。淮浒乱迷珠罅月,柳园狂误絮时风。使君醉笔惭妍唱,半落巴人下里中。

瓮趼大如瓮,其来自扶桑。缫成白雪丝,一缕万丈长。染人嫁五色,妙纤云归章。奇文杂经纬,纨素无晶光。相缬时所爱,轻練贵侯王。缁衣不可作,此物閒篚箱。衮职岂无阙,终当补虞裳。

残年迫衰谢,一病不枯梧。书倩傍人读,行须稚子扶。冥心付天地,毕世钓江湖。无米博佳传,虚名那可图?

松菊存陶径,弦歌绝武城。江东新发櫂,僮仆笑相迎。

独上上方上,立高聊称心。气冲云易黑,影落县多阴。有云草不死,无风松自吟。会当求大药,他日复追寻。

杂树花香少似君,雨余风晓或斜曛。行人不著清新句,亦合移时驻屐闻。

於昭上帝,灵命有赫。其命维何,卿云五色。

过江渚老尽风流,煞有佳娱意未酬。杯滑酿成千古恨。角寒吹老一城秋。蟹初上簖诗仍隽,燕已还家客自愁。渔父不知兴废事,月明多在荻花洲。

空阔川原入望平,晚来天色弄阴晴。虹边残雨疏疏下,鸦背斜阳闪闪明。浅渚微波群鹭浴,断堤高柳一蝉鸣。行吟泽畔非憔悴,渔父无劳咏濯缨。

锦屏山下何夫子,铁带麻衣真古人。苦学诗来偷鬓老,乐为儒后却家贫。酒中酌月江村夜,琴上弹风鹤寺春。君已归寻旧闲味,肯骑肥马入红尘。

南国容华谢,西陵松柏蕃。妍媸终有尽,修短复何言。舞态翔归鹤,歌声哽夜猿。伤情同伴女,时一吊高原。

馆娃宫伴千年寺,水阔云多客到稀。闻说春来更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苍茫枯碛阴云满,古木号空昼光短。云拥三峰岳色低,冰坚九曲河声断。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销残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