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顿起二首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茎。
何人更似苏司业,和遍新诗满洛城。

作品评述

《次韵答顿起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秦与汉京相比,十二年前我们曾在古寺共同留下题字。我早年衰老,怪我自己过于匆忙;你苦学苦思,我为你的消瘦而感到心疼。我计划住进一幢茅屋,归田务农;你却坚持修炼金丹,将来终能抛开一切烦恼。无论如何,还有谁能与苏司业相比呢?你的新诗已经遍布满洛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友人顿起的回应,同时也展现了他自己的心境。诗人首先比较了东秦与汉京两地的景象,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自嘲地说自己过早地衰老,认为这是自己过于匆忙的结果。与此同时,他心疼友人因为苦学而变得消瘦。然后,苏轼表达了自己的计划,即住进一幢茅屋,过上简朴的田园生活;而顿起则坚持修炼金丹,追求更高的境界。最后,苏轼以自己的身份和才华自豪地说,没有人能够与苏司业相比,指出友人的新诗已经广为流传于洛阳城。

这首诗词流露出苏轼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自己的人生态度。他对友人的苦学表示同情和赞赏,同时表达了自己过去匆忙所带来的懊悔。他计划过上简朴的田园生活,与友人的修炼金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他以自己的身份和才华自豪地说,没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显示出自信和豪情。整首诗词通过对友人和自身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生选择和态度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的珍视。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二十年前学采樵,采樵只采嫩枝条。何如斫倒大松树,勾得三年两载烧。

小窗闲坐月朦胧,望断天涯思穷。黄蝶乱飞花影里,却疑春在杏花中。

处士幽居安在,荷花十里西湖。无谓一池褊小,以人为重何殊。

小泊蘋香柳下矶,重逢佳节感年时。束蒿偶作人形想,采药须供国手医。江镜愿为明主监,楚菰愁赋逐臣词。酒边听尽敲篷雨,数日淮南去未迟。

世道交相丧,忠义递代出。累累矜名子,祸来空叹息。事机多倚伏,藏身亦何拙。人皆种香兰,我独种荆棘。香兰有人锄,荆棘老道侧。

共来江海上,清论一宵同。禅榻浑依旧,心期浩已空。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二谛欣咨启,还应梦寐通。

玉谢风流盟未寒,枝藤杯酒翠微间。松花半落春山暮,云满一溪春水闲。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银砾飞晴霰,兰英湛冻醪。年光侵葆发,春恨寄云袍。燕重衔泥远,鸿惊避弋高。平生林壑志,误佩吕虔刀。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甚矣吾衰也,时哉道亦然。诗书舆脱輹,岁月箭辞弦。所欠惟一死,期须便百年。细思禽与犊,等是食和眠。

炉炭烧人百疾生,凤狂龙躁减心情。四山毒瘴乾坤浊,一簟凉风世界清。楚调忽惊凄玉柱,汉宫应已湿金茎。豪强顿息蛙唇吻,爽利重新鹘眼睛。稳想海槎朝犯斗,健思胡马夜翻营。东南亦是中华分,蒸郁相凌太不平。

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

存斋尚书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脱靴亭记斥巨阉,风节文章照千古。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绣衣持汉斧。饮苕溪水二十年,杜门不出守环堵。老眼青此名家孙,妙龄谨属寡语言。试文合应进士格,貤泽宜沾任子恩。时异数奇以艺隐,粉墨丹青穷讨论。建章宫可一尺纸,刻画万户雕千门。

昔人博物岂虚传,自斸龙泉古狱边。今代司空应见惯,斗间何用气冲天。

幕阜山高一千八百丈,二十五洞大元天。雪花飞满水冲石,翠嶂拨开风卷烟。金鲤一双游碧沼,石田二亩产红莲。我来绝顶无他事,为访仙翁葛稚川。

二德同尊,两耀齐光。巍巍煌煌,不球亦彰。实茂号荣,玉振金相。于万斯年,既寿且昌。

晓日清明霁,华林物色新。诏颁慈惠宴,恩厚老成人。衮冕三川客,杯觞四府臣。献酬同饱德,恺乐尽含醇。帝惜营丘去,民思尹氏均。宸章一褒贲,道不愧如仁。

仆射陂西想到时,满川晴色见旌旗。马融闲卧笛声远,王粲醉吟楼影移。几日赋诗秋水寺,经年草诏白云司。唯君此去人多羡,却是恩深自不知。

自有东阳,锦水城山,几千百年。记往时仅说,拥麾刻郡,而今创见,持橐甘泉。地脉方兴,天荒欲破,还为盐梅生钜贤。清和候,正风薰日永,作地行仙。题舆小驻樵川。常只恐祖生先著鞭。算谁从井落,重新疆理,谁从襄岘,一洗腥膻。幕府归来,未应袖手,行有诏书来九天。勋名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