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顿起二首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茎。
何人更似苏司业,和遍新诗满洛城。

作品评述

《次韵答顿起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秦与汉京相比,十二年前我们曾在古寺共同留下题字。我早年衰老,怪我自己过于匆忙;你苦学苦思,我为你的消瘦而感到心疼。我计划住进一幢茅屋,归田务农;你却坚持修炼金丹,将来终能抛开一切烦恼。无论如何,还有谁能与苏司业相比呢?你的新诗已经遍布满洛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友人顿起的回应,同时也展现了他自己的心境。诗人首先比较了东秦与汉京两地的景象,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自嘲地说自己过早地衰老,认为这是自己过于匆忙的结果。与此同时,他心疼友人因为苦学而变得消瘦。然后,苏轼表达了自己的计划,即住进一幢茅屋,过上简朴的田园生活;而顿起则坚持修炼金丹,追求更高的境界。最后,苏轼以自己的身份和才华自豪地说,没有人能够与苏司业相比,指出友人的新诗已经广为流传于洛阳城。

这首诗词流露出苏轼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自己的人生态度。他对友人的苦学表示同情和赞赏,同时表达了自己过去匆忙所带来的懊悔。他计划过上简朴的田园生活,与友人的修炼金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他以自己的身份和才华自豪地说,没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显示出自信和豪情。整首诗词通过对友人和自身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生选择和态度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的珍视。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

老逢熙运乞前官,病遇先生得内丹。一饱有期吾事了,千年不死後人看。

丹心炯炯老天知,莫问人间识者稀。孤雁过门思古荡,慈鸦满树忆重闱。醉因酒贱歌丰岁,寒觉衣单恋晚晖。珍重五穷同寂寞,忍教结柳向谁归。

迟迟莲漏不相催,亭馆地人午夜开。风欲卷帘花影动,梦魂疑是故人来。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牡丹一株开绝伦,二十四枝娇娥颦。天下唯洛十分春,邵家独得七八分。

淮上州州尽灭烽,今年方喜得知戎。问谁整顿乾坤了,学语儿童道相公。

圯下相逢南北人,三邀不倦识天真。十年却见谷城下,寂寞同收一梦身。

暮烟收尽玉盘生,是处同欣此夜晴。云断三山凝紫翠,星稀万里湛虚明。低临朱箔千寻白,高并银潢一派清。赖有彩衣堪醉舞,残樽深夜更重倾。

车轮推太行,尚是驱车路。羊肠只是盘,鸟道缘底过。冰滑不留跟,剑子可斫痕。泥滑不留杖,欲干待斜昏。便说天为岭,便说涧如井。涧道不可扫,輶軨阔于道。二分出壑唇,一分挂岩杪。两趾前后须叠行,欲过仆夫数脱袄。

风月为佳节。更湖光、平铺十里,水晶宫阙,若向孤山邀俗驾,只恐梅花凄咽。有图画、天然如揭。好着骚人冰雪句,走龙蛇、醉墨成三绝。尘世事,谩如发。真须脚踏层冰滑。倚高寒、身疑羽化,水平天阔。目送云边双白鹭,杳杳冲烟出没。□□□、□□□□。唤醒儿曹梁甑梦,把消遥、

语那似默得便宜,蝉谩三叹复五噫。养气何妨为孟子,知音不必要钟期。

离情折杨柳,此别异春哉。含露东篱艳,泛香南浦杯。惜持行次赠,留插醉中回。暮齿如能制,玉山甘判颓。

见说岷峨千古雪。都作岷峨山上石。君家右史老泉公,千金费尽勤收拾。一堂真石室。空庭更与添突兀。记当时,长编笔砚,日日云烟湿。野老时逢山鬼泣。谁夜持山去难觅。有人依样入明光,玉阶之下岩岩立。琅玕无数碧。风流不数平原物。欲重吟,青葱玉树,须倩子云笔。

曲巷深房忆帝州,卖花庭宇最风流。窗纱破晓斜开扇,帘绣笼阴半上钩。少日喜拈春在手,暮年羞戴雪盈头。泉南寺裹潇潇雨,婉婉一声无限愁。

我家正对风烟住,饱看阴晴变朝暮。清秋非但入诗脾,挽向溪山深处去。溪山深处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断头。晒稻坡前移拄杖,罩鱼滩际泊扁舟。入城要尽登临目,驼桥系缆因留宿。旧游十载梦惊回,堤边老柳依然绿。凌晨取道岘山前,洼樽就拊穹崖巅。萦纡遥指道场路,挂席径造寻幽禅。

丝纶降,号令分,寰中天子,塞外将军。不待雷惊出蛰,那知风遏行云。机底联绵兮,自有金针玉线。印前恢廊兮,元无鸟篆虫文。

风紧灵犀怯镇帷,晓来白尽远山眉。石蹲错认盐形虎,地暖应知穴处狸。色混江梅无眼目,润添陇麦有膏脂。朱门酒肉嗟遗臭,蓝缕樵夫不掩肌。

孔巢父,竹溪流。竹溪之水可饮牛,胡为去干肉食谋?孔巢父,盍归来?河北虎幸毙,河中虎方威。孔巢父,不归去。十年东海迷烟雾,钓竿空负珊瑚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