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蜡祭十三首

穰穰岂丰上,翳侯休德。
师承天和,钦象古则。
嘉玉量币,奠容翼翼。
灵施暨民,罔有终极。

作品评述

《熙宁蜡祭十三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穰穰岂丰上,翳侯休德。
这个丰满的祭品,难道不是为了上达于神明吗?遮掩了伟大的贤德。

师承天和,钦象古则。
我们继承天地之和谐,崇尚古代的传统。

嘉玉量币,奠容翼翼。
珍贵的玉石和珍宝,都被恭敬地摆放着。

灵施暨民,罔有终极。
神灵降临,庇佑着人民,没有极限。

这首诗词通过对蜡祭的描绘,表达出对神明的崇敬和虔诚之情。诗人以丰盛的祭品和庄严的仪式,向神明表达自己的敬意。他强调了师古传统的重要性,认为我们应该继承古人的智慧和美德。诗人还提到了珍贵的玉石和珍宝,显示了祭祀的庄重和对神灵的供养。最后,诗人认为神明的恩泽是无穷无尽的,他们会一直庇佑人民,没有终点。

这首诗词融合了对古代传统的尊重、对神明的敬畏以及对人民幸福的祈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婉约的语言,传递出一种庄重而虔诚的氛围。同时,诗人的表达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和价值观,强调了祭祀仪式的重要性和对神灵的依赖。整首诗词流畅自然,给人以肃穆而又庄重的感觉,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神明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山僧青芒屩,厌踏城中土。水风寒萧萧,片影过沙渡。晚云迎归锡,低飞暗石路。暮钟落前峰,去冲后山雨。

春雨接梅雨,便有水潦忧。乞晴今几日,又似悯雨求。田苗虽向槁,尚冀什一收。政恐穫稻月,沛淫不能休。

襄阳米友仁,作画但画意。须臾笔砚间,淋漓走元气。

雨助风声燕欲归,谁教我尚著征衣。自怜未读愍征赋,霜雪鬓间犹庶几。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片石长松倚素楹,翛然云壑见高情。世人只爱凡花鸟,无处不知梁广名。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人事元知不可谐,名山踏破几青鞋。百钱挂杖无时醉,一锸随身到处埋。驿壁读诗摩病眼,僧窗看竹散幽怀。亦知诗料无穷尽,灯火萧疏过县街。

君不见晋阳作垣期自固,中藏荻蒿劲箘簵。知音会遇张孟谈,安赵有才终一顾。人生会遇自有时,两股何须欲置锥。快将好景供诗酒,嗟嗟戚戚非男儿。

暂解尘缨锁与韁,鲈风秋色似鲈乡。从今第四桥南去,蟹簖渔矶属漫郎。

南岳配朱鸟,地轴为之翻。皇纲未为绝,云台谁再论。

独倚空楼畏景残,凝眸魂断楚云端。猿清好杂江声听,山远宜和霁色看。鸟掠平芜堪入画,风来危槛欲生寒。萧萧前浦归帆静,落日长吟且凭栏。

难把菱花照素颜,试临春水插花看。木兰船上游春子,笑指荆钗下远滩。

煮海三年不等闲,几多归梦绕青山。鸢肩诗瘦羞郊岛,蜗角名虚愧触蛮。戈淅剑炊恬砑耐,云翻雨覆任痴顽。知机人识圆机意,尽在西风一笑间。

犹记甲申引见,传头几度春风。短梦听钧天乐,一生泣鼎湖弓。周章鹤碧朝服,咫尺猩红御袍。几号失帝陵木,霜着孤臣鬓毛。帐殿久移南内,桥山已隔西兴。同时谒帝评事,回首不忘茂陵。

碧落风如洗,清光镜不分。弦歌方对酒,山谷尽无云。振卧淮阳病,悲秋宋玉文。今来强携妓,醉舞石榴裙。

谁新白屋当灵鹫,倚汉横霓几栋梁。因想中原陵寝处,断垣衰草正斜阳。

栖真大道於南北,清净之间求爱力,坚持雅志穷诸识。寻常如观在眼前,唯仰三光无蹔息。忧念苍生不暇食,自挫周遮尝反侧。

关却疏篷只恁休,莫留霜月孤伴舟。津亭万一商分数,锁到明朝何处求。

应俗虽劳甚,登高即旷然。日浓花覆地,春静草连天。竹坞连山远,湖光带郭偏。斯官本闲佚,吾政愧烹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