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伯益同年留别二首

桂籍昔叨联署等,莲帷今幸接芳尘。
埙篪契合均天属,金石交深过古人。
直向岁寒期茂悦,肯同时俗论甘辛。
优游且作江南令,惠爱於民此最亲。

作品评述

《次韵王伯益同年留别二首》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桂籍昔叨联署等,
莲帷今幸接芳尘。
埙篪契合均天属,
金石交深过古人。

直向岁寒期茂悦,
肯同时俗论甘辛。
优游且作江南令,
惠爱於民此最亲。

译文:

曾与王伯益同在桂籍联署,
如今荣幸地迎接芳尘落在莲帷之上。
埙篪之音与天地相契合,
友谊深厚超越古人的默契。

直接面对岁寒期间的艰难,依然充满繁盛和欢乐,
不顾俗世言论的是甘苦。
优游而且执掌江南的治理,
仁爱之心对待人民是最亲近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颂写给王伯益的离别之作。苏颂向王伯益表达了对他的深厚友谊和敬意。诗中以桂籍联署之事为开头,表明了他们曾一起执掌政务的经历,彼此关系密切。而现在,苏颂感慨万分地说,他们如今都被荣升到更高的地位,接受了更大的荣誉,如同芳尘落在高贵的莲帷上。

接着,苏颂用音乐的比喻来形容他们的友谊。埙篪是古代的乐器,象征着和谐与默契。苏颂说他们的友谊就像埙篪之音与天地相契合一样,二人的心意相通,默契无间,超越了古人的友谊。

然后,苏颂表达了对王伯益的敬佩之情。他说王伯益直面岁寒,仍能保持茂盛和快乐,不受俗世言论的干扰。这里的"岁寒"既可以理解为世事的艰辛,也可以理解为对政治的挑战。而王伯益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时俗所动,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最后,苏颂称赞王伯益在治理江南地区时的优秀才能和仁爱之心。他用"优游"来形容王伯益在江南地区的官职,意味着他在这个职位上游刃有余,尽情地施展才华,为人民谋福利。同时,他的仁爱之心使他与人民紧密相连,得到人民的喜爱和敬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苏颂对王伯益的深厚友谊和对他才德的赞美。通过音乐和自然的比喻,诗人表达了二人默契和友谊的美好,同时也赞美了王伯益在政治和为民服务方面的杰出才能。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不是神仙那得到。万顷澄波舞镜鸾,千寻叠嶂环旌蚕。光天圆玉夜长清,衬地湿红朝不扫。宾主相逢欲尽欢,升平一曲渔家傲。勾念了,二人念诗。渺渺平湖浮碧满,奇峰四合波光暖。绿蓑青笠镇相随,细雨斜风都不管。念了,齐唱渔家傲。舞,戴笠子。细雨斜风都不管。柔蓝软绿烟堤畔。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清论松枝低,闲吟茗花熟。一生如土梗,万虑

好春虚度三之一,满架荼醾取次开。有客相看无可设,数枝带雨摘将来。

酒兴那如归兴浓,此行谁信破囊空。扁舟小舣庐江外,雨夜深埋虎穴中。独客痛心无可说,何人料事偶相同。昏时抛过铜陵去,不管长江起北风。

九重宸翰丽天文,三字穹碑压厚坤。山色不知今古异,地灵惟戴帝王尊。蛟龙绝褵盘亭构,狮象诸天拱寺门。千载钟王夸健笔,敢同羲画与时论。

少年相与探花开,老病惟愁节物催。蹉跎归计荒三径,牢落生涯泥一杯。颍上先生招不起,沂州太守亦归来。自媿国恩终莫报,尚贪荣禄此徘徊。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梅阳老嘱付此衣,遮护得山僧一半。借问搭来何所宜,恰似当年卖柴汉。酱裹堕,雪中炭,留与丛林斫额看。君不见睦州严陵滩畔兜率寺裹有个陈蒲鞵,解道秦时{左车右度}{左车右东}鑽。

悯雨连三月,为霖抵万金。小垂开士手,足慰老农心。果欲千仓积,犹须一尺深。病夫浑不寝,危坐听佳音。

渔父饮,不须钱。柳枝斜贯锦鳞鲜。换酒却归船。

青山一发见邳州,落日云迷故国愁。父老空传黄石在,仙人已伴赤松游。乾坤不信无清气,河水胡为尚浊流。野树昏鸦栖未定,数声哀角起高楼。

碧玉旋螺恍隔霄,冠山仙冢亦寥寥。空余华构延风月,无复灵踪落市朝。帐座追严多献宝,供盘随施有操瓢。他方出没还如此,与物何心作迩遥。

人世一沤浮,时光如瞬流。相违十年久,偶见两心稠。法嗣惊初意,香厨出异羞。那知年到此,不枉少迟留。

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侬家住石头,绿水绕歌楼。不是工客娱,何缘字莫愁。

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翠攒千片叶,金剪一枝花。蕊逐蜂须乱,英随蝶翅斜。带香飘绿绮,和酒上乌纱。散漫摇霜彩,娇妍漏日华。芳菲彭泽见,更称在谁家。

西风寒岩鞠蘂斑,索米长安得路难。投林倦翼蚤知还,袖手归来三径间。云屏万叠匡庐山,鹤唳猿啼千古闲。

铜墨佩腰间,中流望若仙。鸣蝉汴河柳,画鷁越乡船。下濑逢江鴈,瞻氛落海鸢。山川仍客思,尽入隐侯篇。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秋野已澄旷,偶来幽兴多。茨居隔寒水,柴户荫乔柯。看竹曾留凤,携朋不为鹅。人归碧苔径,应识履痕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