磔鸩
蕲州鬼,鬼来恶。
蕲州鸩,鸩何凶。
声如万腰鼓,百鸟不敢鸣。
委地一片羽,百草不敢生。
如何崇家栅养相夸矜。
司隶忽上奏,焚灭不留形。
秋官司天法,杀物自有刑。
啧啧驱我嫉,■■劝我耕。
天何生尔毒,毒作人中兵。
我愿天悔祸,仁凤下虞廷。
注:■■——左“分”右“隹”
作品评述
《磔鸩》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这首诗以蕲州的鬼鸩为题材,描绘了鬼鸩的凶恶和无所容忍的特性,同时也借此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残酷现实的不满。
诗中描述了鬼鸩的声音宛如万腰鼓,使得百鸟都不敢鸣唱,它的存在让整片土地草木不敢生长。诗中提到了崇家栅,指的是鬼鸩栖息的地方,同时也投射出人们对于权势和虚荣的追求。然而,即使司隶上奏,焚烧鬼鸩也无法消除其形象。诗中还提到了秋官司天法,表明杀戮动物也有其法则和刑罚。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嫉妒的嘲讽和耕作的劝勉。他问道,为什么天生出了这样的毒物,这毒物却成为人们争斗的工具。他希望天地能忏悔这种祸害,让仁慈的凤凰下降到人间,为人民带来和平与幸福。
《磔鸩》通过描绘鬼鸩的凶恶形象,抨击了社会中的不公和残酷现实。诗中的反讽和嘲讽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和平正义的渴望。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透过鬼鸩的象征,传达出对于社会伦理和人性道德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