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不知翠袖薄,日暖但觉玉烟生。

作品评述

《句》是一首宋代徐似道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寒不知翠袖薄,
日暖但觉玉烟生。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来表达人情感的变化。诗中描述了天气的寒暖对人的感受产生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首句“天寒不知翠袖薄”,描绘了天寒时翠袖的薄薄一层,暗示了冬天的寒冷。这句中的“翠袖”可以理解为指代女子的衣袖,用来表达对寒冷的感受。第二句“日暖但觉玉烟生”,则表达了日光照射下的温暖,使得白气如玉烟一般升腾起来。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温暖,暗示了季节的转变和生机的复苏。

整首诗通过对天寒与日暖的对比,抓住了自然界中的微妙变化,将其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作者以简洁的词语勾勒出了冬春交替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人的感受。这首诗既描绘了自然景物,又反映了人的内心感受,给读者带来一种诗意的愉悦和思考。

作者介绍

徐似道(生卒年未详),字渊子,号竹隐,黄岩县上珙(今属温岭市)人。

诗词推荐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哀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夜半灯。此景此时谁会得,白云深处坐禅僧。

握固披衣候。水火频交媾。万道霞光海底生,一撞三关透。仙乐频频奏。常饮醍醐酒。妙药都来顷刻间,九转金丹就。

三首新诗慰病躯,万金何必是家书。隔年已有游嵩约,玉趾何时过敝庐。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蕙炷炉薰断,兰膏烛艳煎。夜风多起籁,晓月渐亏弦。鹊去星低汉,乌啼树暝烟。惟应墙外柳,三起复三眠。

云迷越岫,枫冷吴江,天香忽到人寰。满额涂黄,别更一种施丹。天教素秋独步,笑同时、霜菊秋兰。最好处,向水阶月地,把酒相看。应有骚人雅韵,将胆瓶筠管,簇向屏山。野店云房,争待结屋中间。无奈猖狂老子,架巢卧、风露清闲。待早晚,约_娥、同住广寒。

海上红云日日新,碧鸾无梦识芳尘。金笼不锁闲鹦鹉,占得东风一段春。

舒为五色朝霞褷,惨为虎豹嗥阴霏。翕为千嶂云雨入,嘘为百里雷霆飞。

蛩吟砌下岂知时,我亦无眠有所思。夜永只怜灯作伴,秋凉最许簟先知。十年扰扰梦中事,一笑悠悠世上儿。数尽更筹窗送曙,起来赢得鬓成丝。

风不能调碎玉声,宫商滥奏竟难名。谁家稚女敲言响,一曲从头学不成。

九重侍从三明生,四纪乾坤一老臣。

数树远烟藏枣栗,半村疏雨下牛羊。诗人过眼助成句,吟罢不知归路长。

飞桥壮吾邑,虹影丽高深。义不烦千室,功无措万金。美哉承考意,伟矣济时心。此段无穷尽,江声共古今。

顶雪无多爬欲秃,眼花乱发捏来空。何如自号四休叟,不要人扶独乐翁。纯白固知难讳老,大丹未必可还童。不知后世评碑板,似李邕耶似蔡邕。

先喜见沙山,俄藏靉靉间。云非夺吾好,天固与人悭。未遽清风起,何当旧观还。峥嵘终莫掩,兹且听潺湲。

昔人辛苦处难追,慵懒多闲自有奇。睡著不知春昼永,壁间图像傲希夷。

巴山汉水本兴刘,诸葛才华备赞留。但得关髯师广武,北州韩信在南州。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