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作品评述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翻译及注释

翻译
  昔日西晋王朝的政权崩溃时,中原一代的人民纷纷向南边逃亡。当时的局势多么纷乱,乘机崛起的军阀割据势力日日夜夜争斗不休。胡人的马儿在汉地上奔驰,苻坚率领着前秦的军队威胁着中原。贤明而有才能的大臣谢安察觉到了国家即将衰败的命运,为了挽救危局,抵御侵扰,他迅速地东山再起。晋军衣甲鲜明,军容雄壮,气势不凡;沿江陈兵,直到海隅,场面颇为壮观。前秦的军队声势浩大,披甲执戈的军士像天上的积云一样聚集。苻坚骄傲狂妄,不可一世,他自认兵强马多,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然而东晋王朝的局势开始好转,苻坚的军队吓得魂飞魄散。谢安于谈笑间打败了前秦的军队,老百姓都敬重他,希望他能执掌朝政。如今到古城金陵探访古迹,还可以见到当年的谢安墩。依靠着栏杆远望四周险峻的地势,高耸的谢安墩上没有人群喧哗的声音。我想象着谢安当年的风姿,缅怀着右军将军王羲之曾劝谢安以国事为重的言语。王羲之和谢安志同道合,都有为国效力的心愿。他们虽已做古,其功绩却长存于世,就像蕙兰留下的芳根一样。白鹭在春天的小洲上空飞过,青龙山迎接着初生的太阳。虽然年代久远,谢安墩却依旧存在;只是楼台倒塌,到处长满繁盛的庄稼。我来这喝喝酒,并将在这墩上建造林园。等到功成名就的时候,我将拂袖而去,到武陵源去过隐居生活。

注释
1、这首诗是李白游历金陵谢安墩时所作。冶城:相传是三国时吴国的铸冶之地。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一带。谢安墩:在金陵城东半山报宁寺的后面,谢安曾和王羲之同登此墩,后称为谢安墩。
2、晋室,指西晋王朝。横溃,引申为政权崩溃,这里是指西晋皇族争权互相残杀的“八王之乱”。
3、永嘉:晋怀帝年号.永嘉5年(311)匈奴贵族刘曜攻陷洛阳,杀死七民三万余人,中原一带人纷纷南耷避乱。
4、龙虎:喻指当时乘机崛起的割据势力。朝昏,日日夜夜。
5、风,放逸,引申为追逐、奔弛。
6、天骄:天之骄子,本指匈奴.这里指侍坚的前秦。蹙,迫,侵扰。
7、哲匠:指贤明有才之士.这里指谢安。
8、云鹏:大鹏,指谢安。
9、组练:古时车卒与步兵穿的战服。楚国,指江淮一带。此句形容晋军衣甲鲜明、军容雄壮。
10、海门:指海边。
11、西秦:指十六国时苻坚的前秦。
12、投鞭:据《晋书·符坚载记》:荮坚进攻东晋时,曾吹嘘其兵力强大,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一扫不足论,一举荡平晋军不在话下,此二句描绘苻坚的骄傲狂妄不可一世。
13、皇运。指东晋王朝的命运。返正,复归于正道,这里是振兴的意思。
14、丑虏:指苻坚的军队,无遗魂,吓掉了魂。
15、“谈笑”二句: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苻坚攻晋时,谢安镇静如常,与其侄谢玄对局下棋.谈笑自若、遏:阻挡,此二二句意为:谢安谈笑自若地扣。败了前秦军,老自姓希望他执掌朝政。
16、凭览:倚栏远望,周,四周。
17、高标:指谢安墩高高耸立。绝人喧,无喧闹之声。
18、东山,指谢安。谢曾隐居东山。
19、右军言: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与王羲之(右军)同登冶城时.王对谢说:“现在天下大乱,应人人为国效力,不可空谈,荒废正业。”
20、白鹭:白鹭洲,在今南京,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有“二水中分白鹭洲”之句。
21、青龙:山名,在南京东南。朝暾:初升的太阳。
22、云物:景物。
23、清波:指酒。
24、树名园:在墩一上建筑林园。
25、武陵:郡名,在今湖南常德市一带。武陵源即桃花源,晋陶潜有《桃花源记》,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创作背景

  此诗当写于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发生前后.爵人从当时唐王朝的危机联想到西晋的永嘉之乱,从谢安墩联想到澍安当年奋起东山,挽救危局。诗人感慨于谢安在乱世中救国的英雄壮举,也希望如谢安一样为国效力.在国难当头之际施展自己的宿愿,又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有满腔抱负却无处施展的遭遇,于是写下此诗来表达自己的信念。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赏析

  从“晋室昔横溃”到“天骄蹙中原”是诗歌的第一部分。西晋末年,军阀割据,朝野纷争不断。“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两句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令人窒息的乱世画面。“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是指,当时匈奴的军队相继攻陷了洛阳和长安,整个中原已经在胡人的铁蹄之下。此刻如果再没有杰出的将领出来抵御侵略,司马王朝必将灭亡。这一段极力描述局势的纷乱与紧迫.是在为下一段谢安的出场做铺垫。时势造英雄.正是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主人公才可更具英雄色彩。

  从“哲匠感颓运”到“苍生望斯存”为诗歌的第二部分。谢安于乱世中应时而出,保住了岌岌可危的司马王朝的半壁江山。为了表现谢安的雄才大略,诗人首先描述苻坚领导的前秦军队是如何强大。由“百万众”和“如云屯”即可看出,前秦的兵士众多,气势恢宏,这正与西晋王朝混乱纷杂的局势形成鲜明的对比。“投鞭可填江”,固然是在描述苻坚的狂妄自傲、不可一世,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前秦的军队之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谢安临危受命,凭借卓尔不群的军事才能,在淝水将前秦的军队一举击破,使“淝水之战”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又一场著名战役。诗人又用“谈笑”一词勾勒出了谢安从容不迫的气度。战场上刀光剑影,惨烈异常,而谢安依然能够轻松自如,从容面对。这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三国时的奇才诸葛亮。“丑虏无遗魂”,写前秦军队的落荒而逃,既和前面大军进攻中原时的浩浩荡荡以及苻坚的不可一世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烘托出谢安战绩的显赫。这一战的胜利为谢安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推崇,使他得以流传百世,受人敬仰。

  从“冶城访古迹”到“归入武陵源”是诗歌的最后一部分。诗人的目光从历史上回到了现实中。谢安墩地势高耸,鲜有人声喧哗,这样略显荒凉的场景引发了诗人更多的思考。王羲之当年正是在这里劝谢安以国家危亡为己任,这才有了之后谢安的应时而出、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雄之举。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王羲之和谢安可谓志同道合,就像梧桐与嘉树一样,而他们的故事也如同蕙草留下的芳根一样,成为了代代相传的千秋佳话。想到这段历史,诗人很自然地就会联系到自己。他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才能,他相信只要有机会,自己也可以像谢安一样,建立不朽的功绩。然而身边并没有像王羲之之于谢安这样的知己,自己空有才华而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苦闷无处排遣。在谢安墩上远望,白鹭在春天的小洲上空飞过,青龙山迎接着初生的太阳。诗人看见的自然景物都蕴含着生机和希望,而身边的谢安墩由于年代久远,楼台倒塌,到处长满繁茂的庄稼。这使他再次感叹功名富贵的不可长存,于是又有感而发: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建功立业,实现心中抱负,一定会辞去官职,到归隐之地享受田园牧歌的生活。

  李白的诗歌字里行间常常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被赏识被重用,从而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为国效劳。谢安一战而平天下的壮举正是他最大的理想。因而登上谢安墩,诗人才会有这样多的感慨。虽然现实中有诸多不如意,他依然期待着有机会建立不朽的功业,这也是李白和一些归隐诗人不同的地方。很多怀才不遇的诗人在残酷的现实中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小隐于林,独善其身。而李白尽管有归人武陵源的念头,也依然希望是在“功成”之后再将其实现。这成了他坚持一生的信念,也成为其大部分诗篇的终极主题。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诗词推荐

荣辱心中总不疑,因公环召独成诗。只愁相见无多话,不似寻常梦里时。

景点

碧海漫漫烟雾低,三山风惊别鹤飞。千年华表会能归,不有双乌乘夜栖。乌来相喜哑哑啼,寒月影移庭树枝。枝上营巢庭下食,追随应笑尘中客。人生聚散羡双乌,乌若别离头已白。光阴百岁共有几,空有相思泪如水。因君试写别鹤吟,拂弦欲动悲风起。

景点

忆奉纶音趋赴朝,曾烦远送过枫桥。云山方恨成睽阻,雪夜俄来件寂寥。吴苑疏钟沉晚树,楚江归雁逐寒潮。情亲海内如君少,敢惜离魂为一销。

景点

却忆天台去,移居海岛空。观寒琪树碧,雪浅石桥通。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终期赤城里,披氅与君同。

景点

今朝湖上送春归,万顷澄波照白髭。笑折残花劝君酒,金丹成熟是何时。

景点

山林与朝市,自昔分两歧。势利几倾夺,道人犹未知。唯爱八还经,展卷时读之。是亦遮眼尔,不作文字痴。

景点

君将海月珮,赠之光我行。见知言不浅,怀报意非轻。反照临岐思,中年未达情。河梁人送别,秋汉雁相鸣。衰柳摇边吹,寒云冒古城。西游还献赋,应许托平生。

景点

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重阳过后频来此,甚觉多情胜薄情。

景点

龙箕在天,莫不孕灵,我公生之。既生既德,曾谁与京。爰弼帝右,继序其荣之。赞我太平,万事其成之。殿我辅邦,庶民其宁。政靡薄厚,百职其扬之。宜言显光,永锡乎后王。乃祝眉寿,乃献兕觥,福禄其将之。

景点

陇西公,苦得别。六月炉头,掉锤打铁。养浑家、都要清闲,独自受炙*。火烧疮,汗滴血。万苦千辛,何时是彻。马风风、诱引回头,向道

景点

大江西来是何年,奔流直下岷山巅。长风一万里,吹破鸿蒙天。天开地辟万物茁,五岳四渎皆森然。帝遣长江作南渎,直与天地相周旋。是时共工怒触天柱折,遂使后土东南偏。女娲补天不补地,山崩谷罅漏百川。有崇之叟狂而颠,坐看万国赤子沦深渊。帝赫怒,罚乃罪。神禹来,乘四载。

景点

风月资吟啸,渔樵约往还。贫犹能酿酒,病不废游山。乱石卧牛马,流泉鸣佩环。豁除羁旅日,犹有半生闲。

景点

万顷湖光似镜平,蜿蜒得得导舟行。从来仕路风波恶,却是江神不世情。

景点

移住还瀛洲。天槎去莫留。数归期、已过中秋。上界群仙官府足,云不碍,水长流。酒令与诗筹。依然记旧游。倚斜阳、分付羁愁。应与鳌峰人共语,还不减,去年不。

景点

云树千寻隔翠微,给园金地敞仁祠。讲花飘雨诸天近,春漏欹莲白日迟。引钵当空时取露,残灰经劫自成池,危栏徙倚吟忘下,九子铃寒塔影移。

景点

十分佳景媚冬残,好事天心不复悭。已遣梅花斜竹外,更飘瑞叶向人间。渔蓑晚色都堪画,羌笛春光亦度关。想得东风来处路,白银宫阙锁三山。

景点

谁能手铺湘水平,刬却君山看洞庭。昔人已骑黄鹤去,楼前乱芷春兰青。岂知绣衣后千载,远违凤阙来江城。凭高吊古落日紫,领客置酒开云屏。酒酣点笔赋新句,薄海传诵令人惊。忆我初游白玉京,与君联步趋承明。手宣皇猷敷帝绩,济济学士如登瀛。一行竟堕万里外,回首沧浪思濯缨。

景点

花石今何在?孤城涕泪中。金梁桥上月,偏照宋遗宫。

景点

苏台忆季常,飞棹历江乡。持此功曹掾,初离华省郎。贵门生礼乐,明代秉文章。嘉郡位先进,鸿儒名重扬。爰从姻娅贬,岂失忠信防。万里行骥足,十年暌凤翔。回迁翊元圣,入拜伫惟良。别业对南浦,群书满北堂。意深投辖盛,才重接筵光。陋学叨铅简,弱龄许翰场。神驰劳旧国,颜展

景点

北方有大井,深潜几万寻。煎为东阿胶,莹彻如球琳。持此一寸微,可救千丈浑。世道一以濁,贪风方襄陵。

景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