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彩舟空泊唯邀缁侣因以戏之

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
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
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
蕃僧如共载,应不是神仙。

作品评述

《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彩舟空泊唯邀缁侣因以戏之》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池馆此时正美妙,主人宁静无人声。
白莲初次浮水面,碧树尚未鸣蝉鸣。
静室夜晚传磬声,斋厨烟雾渐消净。
番僧共我同乘舟,应不是真仙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景色宜人的池馆景象。作者称呼主人宁静无人声,暗示了这个池馆的宁静和安静。白莲初次开放在水面上,碧树还没有鸣叫的蝉声。晚上在宁静的房间里能听到磬声传来,斋厨的烟雾已经散尽。作者与一位番僧一同乘舟,表示他与朋友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认为那位番僧并非真正的仙人或神仙,可能只是普通的僧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池馆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述白莲初开、碧树未鸣蝉等场景,表达了夏日的宁静和静谧。作者通过描写静室中传来的磬声和斋厨中逐渐消散的烟雾,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宁静和幽静。最后一句诗中,作者与一位番僧一同乘舟,表达了对友谊和共享美景的向往。然而,作者在最后一句中表示这位番僧并非真正的仙人或神仙,可能只是普通的僧人,这种揭示出一丝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对比。

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唐代士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友谊的向往。它展示了刘禹锡独特的意境感知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西北望嵩色,忆上大室时。陟彼已不浅,坐此安能知。今谁绝壁下,但见前峰危。正与曩未异,目存迹焉追。

一诵洋洋大对文,便知风骨是西人。笔头重有千钧力,字面清无半点尘。众羽群中鸣以喙,潜渊深处摘龙麟。丈夫出处关初节,归去携名寿大椿。

坎止流行,行止非人,何劳用心。羡枝巢居士,泥涂轩冕,时斋老子,城市山林。富贵何常,荣枯递转,惟有高名不陆沉。他休问,只清风一榻,多少黄金。神仙方外难寻。更可笑牛山泪满襟。且清尊素瑟,半庭花影,芒鞋竹枝,十里松阴。归去成辞,闲居留赋,梁父安能抱膝吟。迷途者,

生平不肯负所学,高洁清风自凛如,逆孺殿岩辞特荐,暱交戚畹绝私书。不矜虏馆穿正鹄,甘向蛮溪佩左鱼。沅芷沣兰香满路,万人恸哭护灵舆。

牵路绕村斜,舟行听早鸦。负囊趋远渡,提瓮立平沙。日出云生叶,风回浪起花。太行天际碧,吾亦忆吾家。

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

挺质依雕槛,盘根似旧峰。美材高并接,强榦直相容。度夕寒声细,凌秋翠影重。当轩何郁郁,应只待秦封。

隐隐来岗续,沈沈土脉萦。一峰庭下立,十里地中行。石脚犹依佛,山腰恰近城。摩挱嗟岁月,风雨几题名。

海鸟御羊角,飘然凌紫清。有背如泰山,未觉毛羽轻。盐阳亦群飞,日景为不明。空仓自苦饥,安得有此名。

风敲窗。雨敲窗。窗外芭蕉云作幢。声声愁对床。剔银缸。点银缸。梦采芙蓉隔一江。几时蝴蝶双。

妾心如关,守卫严甚。欢竟入来,如无人境。妾心如室,欢来居中。键户藏钥,欢出无从。妾为刀背,欢作刀口。欢情自薄,妾情常厚。

春睡午方觉,隔墙闻乐声。肩舆试扶病,画舫听徐行。适性逢樽酒,开怀挹友生。游人定相笑,白发近従横。绕郭春水满,被堤新柳黄。官池无禁约,野艇得飞扬。浪泛歌声远,花浮酒气香。晚风归棹急,细雨湿红妆。携手临池路,时逢卖酒垆。柳斜低系缆,草绿荐倾壶。波荡春心起,风吹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蟆颐江上静无涛,永逸功夫在一劳。昨晚秋风原上看,长腰粳米荐琴高。

乳峰今日开炉,不会挑灰拨火。大家衲被幪头,只麽团圞打座。不求诸圣,不重已灵。从他们外区区,世路扰扰红法。夏了秋,秋了冬,冬了春,思量也是慕西偈颂一百四十一首秦。

白云寂寂树苍苍,夜静泉声到石房。淡月照窗寒梦醒,枕边闻得野梅香。

石友拳然万仞姿,竹君啸处一川漪。更无二客随巾屦,谁见先生觅句时。

古人足礼义,情动形于言。四始虽不同,如季出一源。朅从此道废,根浅枝叶烦。众作日以工,大本日以谖。君欲继前修,要当养其原。第令思无邪,庶几三百篇。

半脱莲房露压欹,绿荷深处有游龟。只应翡翠兰苕上,独见玄夫曝日时。

月窟龙孙四百蹄,骄骧轻步应金鞞.曲终似要君王宠,回望红楼不敢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