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觉山

白石路重重,萦纡势忽穷。
孤峰擎像阁,万木蔽星空。
世论随时变,禅怀历劫同。
良宵正冥目,海日上窗红。

作品评述

白石路重重,
犹如迷宫般曲曲折折。
孤峰耸立,
宛如宝塔般壮丽。
山林茂密,
遮住了星空万物的美丽。
尘世的议论随时变幻,
但禅心历经劫难仍然坚定。
在这宁静的夜晚,
我正专注地凝视着东方的海上升起骄阳。

诗意:
这首诗以形容三觉山的景色为主线,层层堆积的白石路和郁郁葱葱的山林营造出神秘而壮丽的氛围;孤峰如宝塔般高耸,给人一种无尽的力量感;大量的树木遮挡了星空,使人感到世间的纷纷扰扰;而诗人则表达出禅修心境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禅修与内心的宁静。白石路的曲折和萦纡到穷山,营造了一种迷宫般的神秘感;孤峰擎像阁,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万木蔽星空则象征着纷繁世俗的干扰;世论的变化与禅怀的坚定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专注地凝视海上红光,不仅表现出禅修的冥慧,也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仰与赞美之情。整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描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深处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炯炯练千尺,苍苍玉万个。客来魂一清,四顾不敢唾。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去岁四月病,如今一岁来。越吟三百日,凉剂二千杯。极痛过於割,通身总是灾。花时久断酒,红药为谁开。

南楚离骚国,清风浓有兰。相从泮水乐,独棹一江寒。远地重逢少,新知俗别难。高平读书室,好为扫荒残。

清边堂上老将军,南望天家雨湿巾。为道两淮兵定出,相公同作歃盟人。

自是清华选,尝怀宿昔期。高名推不去,异产买无赀。一日风云遇,千年简牍随。岷峨添岌页,袖里着安危。

归来林下久忘机,表里虚明更不疑。俯仰自知无愧作,此心何止白鸥知。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

旧交为帝不能邀,百尺双台照暮涛。逸迹已将山共永,清名仍与月争高。鲁连解难终辞禄,龙伯持倾只钓鳌。列传古碑言未尽,一滩风竹自萧骚。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耳焦发秃四肢枯,年近非熊异壮图。见识渐高诗□□,精神常好酒相扶。地舆茂育元非有,天宇空虚不是无。自笑太仓中一粒,梦魂夜夜侍都俞。

仲尼天纵自诚明,造化功夫发得成。见比当初归鲁事,尧夫才业若为情。

千灯有宿因,长老许相亲。夜永楼台雨,更深江海人。劳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不是真如理,何门静此身。

远山媚平楚,宿雨涨清溪。沿溯任舟楫,欢言无町畦。酒酣相视笑,心与白鸥齐。

火云夕方收,草露秋已白。堂空灯欲翳,壁坏虫自啧。四顾寂无人,独立岸吾帻。穷通何足论,等是百年客。何能为一饱,半世出下策。布帆幸无恙,谁谓江海迮?

景阳妆罢琼窗暖,欲照澄明香步懒。桥上衣多抱彩云,金鳞不动春塘满。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稚俱含嚬。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古人重结交,一诺轻千金。嗟我与夫子,论交岁月深。一别三十年,两鬓霜雪侵。愿言益自强,雁来时寄音。

一迳绿阴去,隐隐花竹幽。主人地行仙,终日杖屦游。

一片春云雨满川,渔蓑欲借苦无缘。多情水庙门前柳,遮我孤舟半日眠。

老岁虽寻相近寺,危时欲见得交人。平生自有凌雪志,只恐峰高不受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