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鲁仲连(其二)》
拼音和注音
míng jū qiān lǐ bù néng gàn , xú jié nàn jiāng dì zǐ k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不能:1.不可能;不能够。2.〈方〉不允许,不可以、不应该、没有能力。3.〈方〉不至于。
弟子:(名)学生或徒弟。[反]师傅。
名驹:名贵之驹。喻有才华的后生。
能干:(形)有才能,肯下功夫:精明~。
劫难:(名)灾难;灾祸:免遭~|~四起|历经~。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名驹千里不能干,徐劫难将弟子看。
不使田巴谈稷下,非关无忌救邯郸。
山东一一知高节,海上翩翩有钓竿。
俶傥只今思画策,布衣未信立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