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两黄仙人炼丹山顶一绝

丝毫触石千山泽,喙吻传声万壑雷。
信有苏书标洞府,不应俗驾半途回。

作品评述

《题两黄仙人炼丹山顶一绝》是宋代苏籀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丝毫触石千山泽,
喙吻传声万壑雷。
信有苏书标洞府,
不应俗驾半途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黄仙人在山顶炼丹的场景。他们的修行之深,使得他们的举动可以引起山川湖泽的变化。他们的声音传遍山谷,仿佛是万壑雷鸣。诗人苏籀对这两位仙人的修行和境界表示钦佩和赞叹,认为他们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仙境的地步。

赏析:
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两位黄仙人的神奇景象,形象生动。"丝毫触石千山泽"表达了仙人的轻盈和灵动,他们的一点举动就能引发山川湖泽的变化。"喙吻传声万壑雷"形容了仙人的声音之大,以及它们在山谷中回荡的震撼力。这种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诗人苏籀通过对两位仙人的赞美,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他认为这样的修行境界是非凡的,超越了尘世的纷扰和俗世的驱动。"信有苏书标洞府,不应俗驾半途回"表明苏籀自己也向往仙境,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束缚,追寻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仙境的美好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描绘仙人的神奇景象,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使读者在诗歌中感受到了超越尘世的美妙。这首诗词以其精湛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苏籀独特的诗歌才华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词推荐

翩翩绛旐寒流上,行引东归万里魂。几处州人临水哭,共看遗草有王言。

麦陇黄轻,桑畴绿暗,野桥新碧泱泱。怕春归去,莺语燕飞忙。风定闲花自落,穿幽径、拾蕊寻香。曾来处,孤云翠壁,依旧挂斜阳。客愁,知几许,唯思径醉,谁与持觞。料文君衣带,为我偷长。苦忆新晴昼永,闲相伴、刺绣明窗。何时得,西风夜雨枕簟共新凉。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爪牙在身上,陷阱犹可制。爪牙在胸中,剑戟无所畏。人言畏猛虎,谁是撩头弊。只见古来心,奸雄暗相噬。

白马春风绿草长,行人踏破碧溪光。隔山啼鸟自相应,临水幽花应更香。垅上惊飞青尾雉,桑间閒立茜裙娘。白头关吏还相问,不信相如是故乡。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满朝比比拜边尘,伪命难污守节臣。褒赏但令知制诰,如何只待作文人。

老去身何有,时危念苦深。朝阳方借暖,宿霭又所阴。梁楚安巢少,关河去鸟沉。谁歌出塞曲,慷慨百年心

金谷园林锦绣香。踏青挑菜又相将。凤台人远,离思入三湘。花著雨添红粉重,柳随风曳碧丝长。薄情鸾燕,春去怎商量。

土屋茅茨山万重,阴云不解雨濛濛。桃源目断知何处,身在杜陵诗句中。

何处丈夫儿,不知名姓谁。弟兄三恂相,上下两灵祠。江海为疆域,风雷听指麾。与人作方便,慷慨似生时。

中夜忽自起,汲此百尺泉。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

敛眉语芳草,何许太无情。正见离人别,春心相向生。

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

只恐身闲心未闲,心闲何必住云山,果然得手情性上,更肯埋头利害间。动止未尝防忌讳,语言何复着机关。不图为乐至于此,天马无踪自往还。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此生初饮卢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钱塘江上潮来去。花落花开六桥路。三竺三茅钟晓暮。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他谁做得愁如许。平地波涛挟风雨。往事凄凄都有据。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

髯李魁然玉抱璞,淡陈萧散出林鹤。华阳洞口笑相逢,三风自奏钧天乐。飞云出岫本无心,大隐不必皆山林。朱弦自振出水音,王乔梅福古犹今。君不见洛之南涯温生北涯石,明月滩头弄澄碧。河阳御史一张罗,晓猿自掩松关寂。久旱得雨方一犁,山南种豆犹其时。山僮倚担迟君归,语君雨

银漏花残,红消烛泪。九重鱼钥欢声沸。奏万乘、祥曦门外。盖圣君、恭谢灵休,谨访景明嘉礼。天意好,祥风瑞月,时正当、小春天气。禁街十里香中,御辇万红影里。千官花底,控绣勒、宝鞭摇曳。看万年,永庆吾皇,拈指又瞻三载。

碧溪风动满文漪。雨余山更奇。淡烟横处柳行低。鸳鸯来去飞。人似玉,醉如泥。一枝随鬓欹。夷犹双桨月平西。幽寻归路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