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上峡》
拼音和注音
shuǐ rú bēn jiàn chuān xiá bì , zhōu yǔ làng huā xiāng jù d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浪花:(名)①波浪激起的水。②比喻生活中的片段或现象。
拒敌:抗拒敌人。抵挡,抵抗。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水如奔箭穿霞壁,舟与浪花相拒敌。
千岩万壑势将崩,一石中流犹荡击。
风挟惊涛似飓来,斜吹一半断虹开。
潮向北江犹可上,西江从未有潮回。
北江势比西江缓,水性西江尤劲悍。
时时一口似龙门,万里飞流束欲断。
牂牁至此尾闾同,到海犹须两日功。
倾泻不教元气尽,故为三峡吕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