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野望无山色,长天一抹清。
陌树齐如画,其下有人行。

作品评述

《野望》是明代诗人尹纫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望无山色,长天一抹清。
陌树齐如画,其下有人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宽广的田野景色。诗人观察到山峦的轮廓在远离时已经变得模糊,而天空则呈现出一片澄清、广袤的景象。田间的树木整齐地排列,宛如画中的景物,而在树下有人正在行走。

赏析:
《野望》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自然景观的美丽画面。诗人通过写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的"野望无山色"表明远处的山峦已经隐去,只剩下一片清澈的天空。这种景象给人以开阔、自由的感觉,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深远。"陌树齐如画"描绘了田间的树木整齐有序的景象,给人以和谐、宁静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繁荣。最后一句"其下有人行"则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合,人们在这美丽的自然景色中自由自在地行走,与大自然共同生活。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它让人想起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引发读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宁静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景色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整首诗词既有写景的特点,又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推荐

帐小青毡暖,杯香绿蚁新。醉怜今夜月,欢忆去年人。暗落灯花烬,闲生草座尘。殷勤报弦管,明日有嘉宾。

天涯万里同为客,先自非愀更送君。归路明朝好萧索,一声雁断几重云。

朋旧凋零尽,乾坤偶脱遗。食新心窃喜,话旧语多悲。泥醉醒常少,贪眠起独迟。闭门谁共处,枕藉乐天诗。

青云何润泽,下有贤人隐。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野风吹白芷,山月摇清轸。诗祖吴叔庠,致君名不尽。身当青山秀,文体多郢声。澄澈湘水碧,泬寥楚山青。时人格不同,至今罕知名。昔贤敦师友,此道君独行。既得庐霍趣,乃高雷远情。别时春风多,扫尽雪山雪。为君中夜起,孤坐

风撩太液小荷欹,日丽长杨花影低。阑入苑中啼不歇,恨身不及一黄鹂。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丈室久多病,小园晴独游。鸣蛩孤烛雨,啅雀一篱秋。圣主恩难谢,生灵志亦忧。他年谁识我,心迹在徐州。

半年洄泝越江滨,每愧羊裘老富春。归隐尚能联比长,出游复肯祭行神。枯肠近饱三爻梦,宿齿宜肩四豆人。能顾寒斋共芳茗,蠹编时为拂蛛尘。

四郊初雨歇,高树滴犹残。池满红莲湿,云收绿野宽。花开半山晓,竹动数村寒。斗雀翻衣袂,惊鱼触钓竿。樽前多野客,膝下尽郎官。劚石通泉脉,移松出药栏。关东分务重,天下似公难。半醉思韦白,题诗染彩翰。

旦谷兮辰刚,聿蠲衷兮斋以庄。孔伛兮再拜,擎厥拳兮三迎将。飞廉扫兮涴者以清,赤松洒兮溽者以凉。灵之来,嫖嫖兮若翔兮上。灵之下,婉婉兮若倚兮傍。灵之趋,躞躞兮若参兮前。灵之坐,盘盘兮若据兮中央。乃陈兮太牢,侑以兮糜餹。糕柔兮膋肉,腯鼠脑脆兮糜芗。灵其肸只,勿虚

疏花淡淡月娟娟,静坐参渠花月禅。翠羽飞来栖未稳,几回搅碎又依然。

侧听长须得好音,笑谭已复替呻吟。逃知二竖今无地,仇想三彭亦就禽。定免带围忧沈约,可须檄手待陈琳。尚须十日安岑寂,酒圣诗愁恐未禁。

老子平生,原自有、金盘华屋。还又要、万间寒士,眼前突兀。一舸归来轻叶,两翁相对清如鹄。道如今、吾亦爱吾庐,多松菊。人道是,荒年谷。还又似,丰年玉。甚等闲却为,鲈鱼归速。野鹤溪边留杖屦,行人墙外听丝竹。问近来、风月几遍诗,三千轴。

折柳门前鹦鹉绿,河梁小驻归船。不堪花发对离筵。孤村啼鴂日,深院落花天。文采弟兄真叠玉,赤霄去路谁先。明朝便恐各风烟。江山如有恨,桃李自无言。

霞帔云巾占石床,磬声初引步虚长。拟朝碧落非无路,学煮黄金信有方。云暗石潭龙骨蜕,草肥山崦麝脐香。青城梦窅蓬莱近,沧海为田合种桑。

雾使遥峰失,林催落叶飞。贫家交马舄,稚子卧牛衣。藤喜删无蔓,蔬经摘更肥。留欢有明烛,坚欲下双扉。

往岁淮边虏未归,诸生合疏论危机。人材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未可非。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还朝此段宜先及,岂独遗经赖发挥。

乱离又活十年身,帝闵吾徒已甚仁。近厚施为回世运,至和涵养合天真。花间醉客能骑马,柳外鸣禽似唤人。酬唱小编情性好,伊祁留得一分春。

相对封人共祝尧,玉觞潋滟酒浮椒。千山佳气供红旆,一道仁声赖翠轺。南极爷祈天上寿,东风不隔海滨遥。恩浓湛露何为报,勉属清忠答圣朝。

万事醉如泥,昔贤有名言。闭门五十载,真须石为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