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七午到钓滩登其台偶成二绝

高人作计亦迂哉,千心崔嵬著钓台。
握手故人留不住,有鱼那肯上钩来。

作品评述

《七月二十七午到钓滩登其台偶成二绝》是宋代杜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人筹谋也迂阔,千心崔嵬筑钓台。
握手故人留不住,有鱼何肯上钩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夏天的一天午后到钓滩上钓鱼时的心境。诗人感慨道,即使是明察秋毫、智谋高远的人,也会有时候陷入迂腐的境地。他看到了千百个心思崔嵬的人们在这里建造钓台,却很难抓住一段真挚的友情。他握着故人的手,却无法留住他们,就像无法让鱼上钩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作者自身经历的描绘,表达了人情世故的无常和无奈。高人们在筹谋计划时也可能陷入迂腐的境地,而在人际关系中,真挚的友情往往难以捉摸。这种表达手法巧妙地将钓鱼的情景与人际关系相结合,通过简短的诗句传递出心境的深邃。

整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每句四个字,节奏流畅。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示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领悟。这种寥寥数语中蕴含的哲理,使得诗词表达了深刻的含义,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杜范(一一八二~一二四五),初字仪甫,改字成己(《漫塘集》卷一九《杜成己字序》,《宋史》本传作成之),学者称立斋先生,黄巖(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参军。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授军器监丞。累迁监察御史。以劾郑清之,出爲江东提点刑狱。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知宁国府。四年,迁权吏部侍郎兼侍讲,改礼部尚书兼中书舍人。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擢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五年卒,年六十四,謚清献。有《清献集》十九卷。事见清同治吴县孙氏刻《杜清献公集》卷首黄裳《戊辰修史丞相杜范传》,《宋史》卷四○七有传。 杜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刻《杜清献公集》(简称明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清献集》(简称名贤集)。明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山房书篆自磨丹,溪月还来照碧潭。鼎惧神奸暗持去,道人聊保一枝安。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舟回。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征客戍金微,愁闺独掩扉。尘埃生半榻,花絮落残机。褪暖蚕初卧,巢昏燕欲归。春风日向尽,衔涕作征衣。

侧身南望但依依,片席乘风去似飞。莫谓苍梧在天末,帝乡看逐白云归。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帝京元巳足繁华,细管清弦七贵家。此日风光谁不共,纷纷皆是掖垣花。

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

日把文书揖上官,恐将心事负儒冠。尘埃日月忙中度,学问工夫实处难。莺谷已成经岁别,鹪巢且向一枝安。绝怜对眼江南北,不得君山并马看。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翦不断,还在树枝间。

绕巷夹溪红,萧条逐北风。别林遗宿鸟,浮水载鸣虫。石小埋初尽,枝长落未终。带霜书丽什,闲读白云中。

缥缈空中丝,蒙笼道傍树。翻兹叶间吹,惹破花上露。悠扬丝意去,苒蒻花枝住。何计脱缠绵,天长春日暮。

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

花香满院,花阴满地。夜静月明风细。南坡一室小如舟,都敛尽、山林清致。竹帘半卷,柴门不闭。好个暮春天气。长安多少晓鸡声,管不到

几欲相寻与愿违,今朝始得过禅扉。磬声穿竹山房远,屐齿粘苔石径微。幽鸟每同驯鸽下,高人闲与老僧依。谈诗说偈俱堪喜,坐觉茶香上薜衣。

邂逅相逢讲世盟,诸任尊行各才名。交情吾子如棠棣,酒椀今秋对菊英。高论生风摇尘尾,新诗掷地作金声。文章学问嗟予晚,深信前贤畏後生。

风柳动萧疏,寒星浸寥落。中宵四寂然,时有游鱼跃。江沙落席帆,岸柳萦单舸。小市远微茫,簇水初灯火。

阿香破旱用功深,更遣新凉入素襟。曝日已通贤令意,望霓聊慰野人心。水添浅濑征帆稳,云掩残阳古树阴。洗眼看君调燮手,一同先已荷商霖。

呼儿为我整乌纱,不是无心学孟嘉。要摘金英满头插,明朝还是过时花。

昨者登梅岭,兹来入桂林。相从万里外,不负一生心。湖上千峰立,樽前十客吟。讥评到泉石,吾敢望知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