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粹索诗作三绝谢之

因循不试推敲手,日月消磨簿领间。
旧故书来尽新作,穷儿券负几时还。

作品评述

诗词:《朱粹索诗作三绝谢之》
作者:陈造(宋代)

译文:
因循不试推敲手,
日月消磨簿领间。
旧故书来尽新作,
穷儿券负几时还。

诗意:
这首诗是陈造写给朱粹索的赞美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朱粹索的敬佩和赞扬。诗人陈造指出朱粹索的才华非凡,他的诗作不受拘泥,毫不矫揉造作,流畅自然,没有过多推敲和雕琢的痕迹。作者认为朱粹索以日月之力消磨琐碎的琐事,脱离了尘世的纷扰,专注于诗歌创作。他将旧有的经典书籍加以吸收消化,创作出崭新的作品,展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勇气。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朱粹索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尽快回归文坛,再次展现他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朱粹索的赞美和期待。作者通过对朱粹索的诗歌创作风格的描绘,展示了他的才华和独特之处。诗中所提到的"因循不试推敲手","日月消磨簿领间"等词句,形象地描述了朱粹索的创作态度和对诗歌的专注。诗人以儿童回赠赠书的寓意,表达了对朱粹索回归文坛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鲜明,既表达了对朱粹索的赞美,又呼唤他的归来,给人以鼓舞和激励之感。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沙洲月落宿禽惊,潮起风微晓雾生。黄鹤浪明知上信,黑龙山暗避前程。火旗似辨吴门戍,水驿遥迷楚塞城。萧索更看江叶下,两乡俱是宦游情。

对舞鸣仍和,双飞去复回。归家千载远,丹灶付苍苔。

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青苔地上消残暑,绿树阴前逐晚凉。轻屐单衫薄纱帽,浅池平岸庳藤床。簪缨怪我情何薄,泉石谙君味甚长。遍问交亲为老计,多言宜静不宜忙。窗间睡足休高枕,水畔闲来上小船。棹遣秃头奴子拨,茶教纤手侍儿煎。门前便是红尘地,林外无非赤日天。谁信好风清簟上,更无一事但翛然。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忆玉清景,繁盛极当时。千古事难追。汉家别朝秋风起,空出奉宸衣。三山浮海日晖晖。羽盖共云飞。灵宫旧是楼真处,还望玉舆归。

圣贤不世出,会合未可知。朝廷余百年,天将右重熙。经纶须得人,公为生斯时。维时秋九月,爽气横海涯。三叶凋堦蓂,嘉梦符熊罴。岂物锺岳灵,囊括昂与箕。夹山州之望,罄竭敢自私。复疑於其来,释老亲抱持。道貌莹襁褓,公相乃余姿。胜衣惜寸阴,问学俱忘疲。过目已解悟,知妙

马师问处没踪由,或示三冬话九秋。认著即心心即佛,一丝头是一丝头。

斗食缀散吏,幽栖还故山。平生读书志,欠此历年闲。马倦政长路,鹭饥方浅弯。吾师与吾友,高处若为攀。

不如归去,子宁肯住。归去来兮,早歌式微。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炊熟风瓢动,吟归雪砚枯。

齿发侵寻落,风霜取次秋。口须湔乳臭,川合向东流。沈宋中尝悔,江湖晚更羞。此声专老杜,犹俟到夔州。

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君渴未尝饮鸩羽,君饥未尝食乌喙。惟其知之审,取舍不待议。有眼看青天,对客实少味;有口啖松柏,火食太多事。作官蓄妻孥。陷阱安所避?刀锯与鼎镬,孰匪君自致?欲求人迹不到处,忘形麋鹿与俱逝,杳杳白云青嶂间,千岁巢居常避世。

阳关一曲灞桥春,垂绿阴中别恨新。漫折青丝千万缕,多应绊不住行人。

夜静还未眠,蛩吟遽难歇。无那一片心,说向云间月。

扁舟历阳来,访君得少息。登堂默无语,见老称目击。去年糁江上,群盗罗剑戟。君时濡须游,入山笑相揖。肩担祖师禅,问答挥楖栗。岂惟警聋聩,亦足慰岑寂。春容褪丹青,雨意铺水墨。定将傥赴感,澄霁自端的。麦秋数日间,饥肠颇贪得。兵余敝庐尽,何独空四壁。维摩幸无恙,胡避

谁写梅_字字香。沙边幽梦,常恁芬芳。不如花解伴昏黄。只怕东风,吹断人肠。小阁无灯月浸窗。香吹罗袖,酒映宫妆。如今竹外怕思量。谷里佳人,一片冰霜。

冰峰撑空寒矗矗,云凝水冻埋海陆。杀物之性,伤人之欲,既不能断绝蒺藜荆棘之根株, 又不能展凤凰麒麟之拳跼。如此则何如为和煦,为膏雨, 自然天下之荣枯,融融于万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