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喜峰口墩楼

万里秋风暮,华夷到此分。
几年望紫塞,今日宿黄云。
片月临关见,孤军击柝闻。
燕歌争劝酒,强饮不成醺。

作品评述

《宿喜峰口墩楼》是明代诗人王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秋风暮,华夷到此分。
几年望紫塞,今日宿黄云。
片月临关见,孤军击柝闻。
燕歌争劝酒,强饮不成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的一幕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战乱的哀思和壮志。诗中通过秋风、紫塞、黄云、片月等意象,勾勒出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诗人在墩楼上宿营,目睹着万里边疆的秋风渐暮,感叹着华夷分野的遥远。他回顾了几年来对着紫色的边塞望眼欲穿的岁月,而今日却只能住宿在黄云之中。当孤军在寂静的夜晚击打木鼓时,诗人听到了战鼓的声音,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危险。尽管有燕歌劝酒,但诗人强行饮酒,却不能醉酒。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感叹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边塞生活的体验。诗中的秋风、紫塞、黄云等形象细腻地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凭借自己的感受和观察,通过描写夜晚的孤军击柝的场景,传达了战争的惨烈和边塞的艰苦。最后的燕歌和强饮不成醺的描写,表现出诗人的壮志和坚韧,展示了他不畏艰险,坚守信念的精神。整首诗词凝练而有力,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自我体验的表达,传递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乱的反思。

诗词推荐

西为无意,直指无旨。引得痴儿,尽卧冷地。

宛宛溪流九曲湾,山猿时下鸟关关。钓矶茶灶山中乐,大隐苍屏日月閒。

碧空暗淡同云绕。渐枕上、风声峭。明透纱窗天欲晓。珠帘才卷,美人惊报,一夜青山老。使君留客金尊倒。正千里琼瑶未经扫。欺压梅花春信早。十分农事,满城和气,管取明年好。

少年把笔便班扬,咳唾珠玑落四方。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上世曾通好,君尊昔托孤。初闻携一束,俄见赋三都。皆谓终童隽,安知董相迂。秃翁老无力,爱助尚区区。

风紧云高雪尚悭,建州城北倚阑干。林梢淡日红如线,应为梅花暖晚寒。

银河枕上客星来,残梦西窗水鸟啼。身入布衾如卧雪,当年曾泛戴公溪。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武帝寻仙驾海游,禁门高闭水空流。深宫带日年年色,翠柏凝烟夜夜愁。鸾凤影沈归万古,歌钟声断梦千秋。晚来惆怅无人会,云雨能飞傍玉楼。

玉阑干外秋蛩语,一架豆花清露。兰汤浴罢纳新凉,携纤手夜深尔汝。绿窗人远纱空护,网暗尘,蛛丝无数。旧时梁燕也惊心,一回来却又飞去。

玄玉琢为池,潭潭可容尺。圆侵震泽璞,润带端溪色。麟台雠书御史孙,挥毫应敌妙语言。滔滔百丈洪河翻,助宝以泓还骏奔。君王侧席明光殿,直言傥有公聊荐。区区边计不须陈,亦论皇王继家传。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寻得仙源访隐沦,渐来深处渐无尘。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步弱扛丰分疾颠,不将臭腐易芳鲜。眼前富贵蚁奔垤,膜外功名鸥避船。忠愤无因尘乙夜,隐忧深觉负丁年。一窗风雨看书卷,三度京梅雪可怜。

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欢随仙子乘鸾去。镂月裁云何处。唯有病和愁绪。肯伴刘郎住。

身羁从事驱征传,江入新安泛暮涛。今夜子陵滩下泊,自惭相去九牛毛。

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两三行字真带草,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挦一半儿烧[1]。

青山来此赴,白日欲成阴。已痛故人绝,更伤节士心。衣冠犹就殓,宗祏不俱沉。洞腹逃禅事,千秋名自今。

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樗蒱齿上消。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书生莫倚身常健,未画凌烟鬓已凋。

澄江晓碧,君山秋静,人与江山俱秀。最声吹下紫泥封,看宣献、风流依旧。□袍对引,鱼轩徐驾,小队旌旗陪后。万家指点寿星明,更把菊、登高时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