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兴道观有感五首

十万长松五百年,今其余几亦堪怜。
霓旌恍惚刚风外,蕊殿崔嵬劫火前。
题墨八分吾独识,藏丹九转后谁传。
山中是事绋非昔,惟见新坟挂纸钱。

作品评述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

十万长松五百年,
如今只剩下几株可怜。
彩霓旗帜在风中摇曳,
殿宇高耸,仿佛经历过劫火的洗礼。
其中的墨迹只有八分能被我辨识,
那九转的丹丸之谜又将由谁来传颂呢?
山中的景象已非昔日的尘埃,
只能看到新坟前挂满纸钱。

诗意和赏析:
这组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一座道观的感慨。首先,作者提到了这座道观曾经拥有十万棵长松,已经存在了五百年的时间。然而,如今只剩下几株长松存活,让人不禁感到惋惜。这种景象引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道观中彩霓旗帜在风中摇曳的景象,以及高耸的殿宇,给人以历经劫火的感觉。这些景象中的墨迹只有八分被作者辨识出来,而九转的丹丸之谜又将由谁来传颂呢?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探索和追溯的意愿,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流转和传承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指出山中的景象已经不同于过去,只能看到新坟前挂满纸钱,暗示着人们对逝去的人们的哀思和祭奠。整首诗词通过对道观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价值的思考和反思。

这组诗词中运用了典型的宋词写景手法,以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道观的描绘和景物的变化,作者传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易逝的深切感慨。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朝为练江吟,暮为练江吟。练江果何在,曰在江之阴。练江不在眼,练江常在心。譬之古君子,土思操南音。褰裳涉其浅,拿舟济其深。练江可以钓,得鱼沽酒斟。季子佩六印,陶朱贾千金。此事决失望,鸥盟难重寻。秋落粪本木,春返来宾禽。矫首天都峰,吾亦辞武林。

髭发难藏老,湖山稳寄身。郤寻方外士,招作社中人。霜叶深於染,秋花晚自春。无人还有碍,诗卷莫辞频。

制胜奇兵不下堂,铅刀何敢齿干将。肯夸舞暖娇回雪,只念琴寒乞履霜。此日秦郊黄发老,当年汉殿绿衣郎。徘徊四十年来事,险阻艰难间备尝。

共庆清朝,四时欢会,贺筵开会集佳宾。风流鼓板,法曲献仙音。鼓笛令、无双多丽,十拍板、音韵宣清。文序子,双声叠韵,有若瑞龙吟。当筵,闻品令,声声慢处,丹凤微鸣。听清风八韵,打拍底、更好精神。安公子、倾杯未饮,好女儿、齐隔帘听。真无比、最高楼上,一曲称人心。

博文约以礼,夫子诲子渊。详说将反约,斯语在七篇。由繁乃入简,此学本圣贤。卓哉紫阳公,道统得正传。部析到精微,而后会大全。讥以为支离,此说恐未然。闲邪至敬义,简易斯坤乾。后学懒用功,疎略取自便。藉口鹅湖诗,一蹴登青天。浪云即心是,所学竟类禅。不知格物学,盖在

曾向荆州一笑同,淋漓江汉酒千钟。夹城云盖迎珠履,满眼霜花照玉容。万里壮游前日事,十年此会几时重。忆君席上多新作,醉笔如飞纸不供。

家受专门学,人称入室贤。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谪去长沙国,魂归京兆阡。从兹匣中剑,埋没罢冲天。

二难晚出材无敌,老将从来勇冠军。一月望公三捷至,秋风不惜暂离群。

忆昔到京畿,与子寓官廨。一见即相欢,不翅旧交快。维时困道涂,驱车久行迈。忽逢弛担初,欣若身脱械。握手坐氍毹,软语慰疲惫。情投比粘胶,意惬甚搔疥。项君数过余,滞下喜方瘥。三人互谈噱,何殊合紏繣。骖镳出游衍,古迹探奇怪。路入青莲宫,驻足听梵呗。薄晚始旋邸,倾倒

每思南涧一凄然,不见风骚二十年。子厚犹能记先友,审言且喜有家传。蜩螗声乱无遗响,山水人亡有绝弦。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

秋色满葭菼,离人西复东。几年方暂见,一笑又难同。地势萧陵歇,江声禹庙空。如何暮滩上,千里逐征鸿。

知君琢句用功深,屹立长城不受侵。纸上云烟惊老眼,笔端风雨起予心。万里初逢谈衮衮,一尊相对树阴阴。斯文入手岂易得,况复逃空喜足音。

独坐话谁知,青山对落晖。华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九月江南烟雨里。客枕凄凉,到晓浑无寐。起上小楼观海气。昏昏半约渔樵市。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剑在床头书在几。未甘分付黄花泪。

丹崖之山丹气浮,葛洪老仙居上头。丹成一去几千载,至今猿鹤生清愁。丹井有泉石有拇,流芳直与天地久。我来问山山不知,坐费山僧一杯酒。

夏炎已云极,秋暑方自兹。借成面西日,午后如烹炊。主人爱敬客,架杉覆青枝。赫日辟三舍,鲜飚汎沦漪。高蝉亦好吟,振响流笙篪。夜静明月出,疏影复陆离。欹枕寝桃竹,露坐冠笋皮。凡此暑中事,施之无不宜。念我逃世难,过用恐祸随。昔时半山老,畏热架条枚。不知公相贵,清俭

登岸还入舟,水禽惊笑语。晚叶低众色,湿云带繁暑。落日乘醉归,溪流复几许。

今宵月色。叹暗水流花,年事非昨。潇洒江南似画,舞枫飘柞。谁家又唱江南曲,一番听、一番离索。孤鸿飞去,残霞落尽,怨深难托。又肠断、丁香画雀。记牡丹时候,归燕帘幕。梦里襄王,想念王孙飘泊。如今雪上萧萧鬓,更相思、连夜花发。柘枝犹在,春风那似,旧时宋玉。

貂帽垂肩窄皂裘,雪深骑马向西州。暂时相见还相送,却闭闲门依旧愁。

海鹤飘飘韵莫侪,在公犹与俗情乖。初呈酒务求专判,合祷山祠请自差。永夜谭玄侵罔象,一生交态忘形骸。怜君醉墨风流甚,几度题诗小谢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