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崇宁后长编二首

陈迹分明断简中,才看卷首可占终。
兵来尚恐妨恭谢,事去徒知悔夹攻。
丞相自言芝产第,太师频奏鹤翔空。
如何直到宣和季,始忆元城与了翁。

作品评述

《读崇宁后长编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陈迹分明断简中,
才看卷首可占终。
兵来尚恐妨恭谢,
事去徒知悔夹攻。
丞相自言芝产第,
太师频奏鹤翔空。
如何直到宣和季,
始忆元城与了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文献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读《崇宁后长编》,一本关于历史事件的编年体著作,他发现其中的历史蛛丝马迹清晰可辨,却只能通过一页页翻阅才能探知整个故事的结局。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中的遗憾和痛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读《崇宁后长编》的情景。第一句“陈迹分明断简中”,表明历史的痕迹在断裂的史书篇章中清晰可见,但只是零散的片段,无法完整理解历史的全貌。第二句“才看卷首可占终”,意味着只能通过阅读书籍的开头来推测结局,但真相只能在阅读之后才能得知。

接下来的两句“兵来尚恐妨恭谢,事去徒知悔夹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中的悲凉和无奈。历史的动荡和变迁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干扰和破坏,但这种干扰和破坏只有在事情发生后才会被人们所悔恨。

接下来的两句“丞相自言芝产第,太师频奏鹤翔空”,暗示了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丞相和太师都是指官员的官职,前者指的是丞相对自己的评价,后者指的是太师频繁上奏的事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称赞和景仰。

最后两句“如何直到宣和季,始忆元城与了翁”,诗词以反问的形式呈现。作者反问自己,为什么直到宣和年间(宋徽宗的年号),才想起元城和了翁(可能是历史中的人物或地名),暗示了作者对自己的疏忽和对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词句和抒发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痛惜和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命运的影响,并引起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披绵争啄晚禾秋,决起森然网扼喉。一饱等闲输性命,知机万不及沙鸥。

一石上负昆仑柱,一水西奔牛女渚。玉干狞鳞万松古,夜放神光干帝宇。石滑苔危冰一缕,四海长依开辟雨。月落未落逢诺矩,两足敲泉龙罢舞。

纸窗云叶净,香篆细烟青。客到催茶磨,泉声响石瓶。禅关敲每应,丹诀问无经。赠我刀圭药,年来发变星。

芦根渺渺望无涯,雁落圆沙几点排?明月堕烟霜着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把酒谓山语,行人亦大狐。满朝无骨肉,白发厌江湖。寒苦谙冰雪,艰难识道途。相看幸相似,可惜便风无。

昔闻退之与东野,相与结交贱微时。孟不改贫韩渐贵,二人情契都不移。韩无骄矜孟无腼,直以道义为己知。我今与子亦似此,子亦不愧前人为。北都健儿昨日至,扣门乃得所遗诗。上言病中初有寄,下言我咏蟠桃枝。盛衰开落感残杏,暮春无事羡游丝。班班鸠鸣忽怀念,一扫十幅无闲辞。

正教堪尊重,一法共不共。十八不共时,灭却南柯梦。

满听除书好,明州胜吉州。又为邦伯去,政坐治声优。过阙端能遇,居中定作留。新民莫漫喜,竹马不须休。

幼道一生第五,文渊万里建侯。假令加骠骑号,何如骑款段游。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_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点点新霜上鬓须,深藏谁辨握中瑜。曾为上寝斜封滥,可使人讥曲学谀。已作凤飞天外者,安能凫泛水中乎。近来赠诔多虚美,自考平生合谥愚。

世上无情似有情,俱将苦泪点离樽。人心真处君须会,认取侬家暗断魂。

外计堂前柳绝奇,南中无此雨涡丝。午风不动休嫌暑,要看枝枝自在垂。

上有皇天下后土,此身不患无归所。凭谁说与清河公,何苦为人和黄社。

谦谦贤在守,止止乐閒居。健笔凌三谢,高风继二疏。家犹传故笏,梦不到安车。何处溪山好,相从结草庐。

田郎具眼人,会遣披云啸。翱也未绝参,俨公初不笑。聊须论翰墨,宁数金粟妙。全体已见前,大是顶门窃。

骤雨落还收,余寒去却留。飘零梅树底,仿佛杏梢头。酒有连朝病,诗从一笑求。平生湖海兴,又复具扁舟。

宛陵城南柏山寺,行到西厢见旧祠。人物欲观喜佑老,铭文空有醉翁辞。银章粉墨谁舒卷,金薤琳琅自陆离。每见河豚起春岸,永怀风致细哦诗。

问病过邻舍,乘闲葺旧篱。牛知自归路,鸟乱欲栖时。暮景不堪驻,孤怀谁与期。畦丁报寒早,催护隔年枝。

十字水中分岛屿,数理花外见楼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