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

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

作品评述

《春怨》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鸭香消欲断魂,
梨花春雨掩重门。
欲知别后相思意,
回看罗衣积泪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离愁别绪。诗中的主人公因离别而感到痛苦,思念之情如同金鸭一般香消玉殒,心灵几乎无法承受。梨花飘落的春雨掩盖了重重门户,象征着离别的苦痛使得主人公不愿与外界接触,封闭了心扉。主人公希望对方能够了解他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因此回头看自己曾经穿过的罗衣,可以看到积满泪痕的痕迹。

赏析:
《春怨》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相思之情。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如金鸭香消、梨花春雨,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苦楚。诗人通过回望罗衣积泪痕,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情人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离别后的孤独和悲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凄凉。它展现了离别带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通过简短的四句诗,诗人成功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状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诗词以其朴实而深情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共鸣其中的离愁别绪,体味到人生离别的辛酸和思念的难熬,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戴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刘晏管盐铁,表主运湖南。嗣曹王臯领湖南、江西,表佐幕府。臯讨李希烈,留叔伦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俄即真,迁容管经略使,绥徕蛮落,威名流闻。德宗尝赋中和节诗,遣使者宠赐,世以为荣。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戴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刘晏管盐铁,表主运湖南,嗣曹王臯领湖南、江西,表佐幕府,臯讨李希烈,留叔伦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俄即真,迁容管经略使,绥徕蛮落,威名流闻,德宗尝赋中和节诗,遣使者宠赐,世以为荣。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推荐

使君意气凌青霄,忆昨欢娱常见招。细马时鸣金騕褭,佳人屡出董娇饶。东流江水西飞燕,可惜春光不相见。愿携王赵两红颜,再骋肌肤如素练。通泉百里近梓州,请公一来开我愁。舞处重看花满面,尊前还有锦缠头。

敲金扣石声相凌,遥空冷静天正澄。宝瓶下井辘轳急,小娃弄索伤清冰。穿丝透管音未歇,回风绕指惊泉咽。季伦怒击珊瑚摧,灵芸整鬓步摇折。十六叶中侵素光,寒玲震月杂珮珰。云和不觉罢馀怨,莲峰一夜啼琴姜。急节写商商恨促,秦愁越调逡巡足。梦入仙楼戛残曲,飞霜棱棱上秋玉。

凉叶萧萧生远风,晓鸦飞度望春宫。越人归去一摇首,肠断马嘶秋水东。

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投老衡门不用名,闲云时伴一身轻。床头酒尽春刚去,座上山青诗又成。浅水短蒲蛙阁阁,淡烟修竹月盈盈。凭谁为问天随子,药草新生较几茎。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绵绵隋堤草,草色翠如茵。梧桐间桃李,穠艳骄阳春。杨柳垂金堤,拂舞无纤尘。行人不敢折,守吏严呵嗔。大业一崩陨,九庙犹荆榛。隋堤草与木,采斫杂樵薪。秋风号枯枝,野火烧陈根。园林宫馆尚禾黍,草木於尔何足论。

冷落韶光谷雨寒,一年孤负倚阑干。欲知春色偏浓处,须向香风迳里看。

笔祀明堂,告成大报。颙颙祗祗,率见昭考。涓选休辰,齐明朝夕。于惟皇王,孝思罔极。

庐江城外柳堪攀,万里行人尚未还。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

为问游春侣,春情何处寻。花含欲语意,草有斗生心。雨频催发色,云轻不作阴。纵令无月夜,芳兴暗中深。

薄暮得菖蒲,犹胜竟日无。我焉能免俗,三揖向樽壶。

放车秋崖望,所得过旧闻。初疑古轴画,山水秋毫分。时见崖下雨,多从衣上云。濯足行尚侧,心忧踏天文。八荒正摇落,独余草木薰。但觉耳目胜,未知筋力勤。颠毛已种种,世患方纷纷。何当啸吟此,日与樵苏群。

肃肃灵坛,昭昭上天。洁粢岂盛,以享以虔。百神咸萃,六乐斯县。介兹景福,斯于有年。

当日扬清激浊流,身危肯作稻粱谋。不从党锢诸贤死,窃禄偷生亦可羞。

结构何峰是,喧闲此地分。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偃卧蛟螭室,希夷鸟兽群。近知西岭上,玉管有时闻。

坐久青灯结晕红,纸窗寒逗落花风。西斋试与吟春草,夜半开门月正中。

穷怀卿相忧,老作儿女悲。百尔皆妄想,一粲看新诗。短长总归尽,君阅古盛衰。煌煌五侯家,宽作数世期。经史或不读,名字亦奚为。茂对乾三阳,静养月一规。

磨沙漉水莩穀滑,砍柱煮釜风波声。

绿杨红杏满城春,杂树含芳让锦茵。天为吾皇宗杜计,老君亲送石麒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