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谔师赴王寺丞召写碑

才高吐凤欺黄绢,墨妙回鸾命碧云。
双美便堪传万古,羲之书法退之文。

作品评述

诗词:《送谔师赴王寺丞召写碑》
朝代:宋代
作者:魏野

才高吐凤欺黄绢,
墨妙回鸾命碧云。
双美便堪传万古,
羲之书法退之文。

中文译文:
才华出众,笔下的凤凰欺骗了黄色绢帛,
墨色妙到如回鸾,使碧云为之屈服。
这双重美丽的事物将传承到万古,
羲之的书法也因此退居其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魏野创作的,描述了赠送谔师前往王寺丞召写碑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才华和书法的赞美,表达了对谔师才能的敬佩和对其书写碑文的期望。

首先,诗人称赞谔师的才华高超,他的笔下作品就像是凤凰一样出类拔萃,使得黄色的绢帛相形见绌。这里的凤凰象征着美丽和灵性,暗示着谔师的作品非常出色,超越了常人的境界。

接着,诗人赞美谔师的墨色技艺,形容其墨色妙到如回鸾。回鸾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形象美丽,寓意吉祥。这里表示谔师的墨色运用非常巧妙,使得碧云都为之屈服,可见其书法的高超水平。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谔师作品的长久传承的期望。双重美丽的事物,即谔师的才华和书法,将被传承到万古之后,流传不朽。同时,诗人也提及了羲之,羲和曰羲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被认为是中国书法的鼻祖。诗人以羲之的书法作为标杆,暗示着谔师的书法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超越了羲之的境界。

整首诗以赞美和期望的口吻,将谔师的才华和书法进行了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才华和艺术的崇尚,对传承和发展文化的追求。

作者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前箭犹轻后箭深,谁云黄叶是黄金。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沉。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灵灵而时时昧,不得月随流水。历历而处处混,不得雨逐行云。

玉筯篆文古,银钩楷清精。得知千载下,时有打碑声。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相思非是远,风雨遣情多。 ——皎然愿欲披云见,难堪候晓过。 ——李纵夜长同岁月,地近极山河。 ——郑说戒相初传授,文章旧切磋。 ——王遘时称洛下咏,人许郢中歌。 ——崔子向惆怅徒延首,其如一水何。 ——齐翔

六月火边坐,三冬水裹走。怒中呈笑面,闹处伸毛手。满载没底船,归来重抖擞。抖擞个甚麽,苏州有,常州有。

虚白堂前衙退后,更无一事到中心。移床就日檐间卧,卧咏闲诗侧枕琴。

闻钟独不斋,何事更关怀。静少人过院,闲从草上阶。生台无鸟下,石路有云埋。为忆禅中旧,时犹梦百崖。

抱璞肯自剖,藏之在深椟。嗟彼荆山人,不能卫其足。生先有良贵,那爱分□禄。閒居五十年,祗着山人服。华衮有何好,此服安且燠。童鹤亦清真,梅边伴幽独。身后无子孙,高风许谁续。疎澹水边萤,飞来照吟屋。

个是仙家事,何人合用心。几时终一局,万木老千岑。有路如飞出,无机似陆沈。樵夫可能解,也此废光阴。

上山苦饥渴,中道得寒泉,举瓢石窦响,入口烦痾痊。洑流去不见,落涧声锵然。莫归复相值,相从下平川。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泉石曾经六一评,到今草木亦知名。

麝烟苒苒生银兔,蜡泪涟涟滴绣闺。舞袖莫欺先醉去,醒来还解验金泥。

月娥施朱小留残,天风吹上桂树端。叶犹强项护故绿,花独多情染余丹。夜来谁借修月斧,和根{辍车换刂}与凡世看。世人不识天上种,醉眼恍惚魂溟漫。我尝浪作折桂客,惊见似与丹窟般。主人眠花熟风韵,等是姓朱俱可观。况逢问字载酒客,不妨为花理杯盘。赏者莫惮腕欲脱,花到夜深

万玉真妃摇风琚,梁园授简属相如。莫嫌一水限吴越,两岸交辉合太虚。

病身谁伴亦谁怜,赢得昏昏几觉眠。睡起不知身是病,踞床年尽水沉烟。

民无札瘥,岁无荒饥。冬既寒而雪,春方交而雨。邦民德之,乃因民所欲而尊其知。正月之望,张灯公廨,以旁施于亭也,令民游观无禁。前乎此也,阴云XXXX暧,连日不开。膏火既举,霾云扫青,万象轩豁。城之中边,士女阗咽,以游以嬉,以歌以舞。穹壤之间,同一和气,官民之际,同

暮年桑苎毁茶经,应为征行不到闽。今有云孙持使节,好因贡焙祀茶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