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秋夜

雨杀炎光变秋色,清凉顿在草堂中。
幽人一夜坐不睡,月照闲阶露洒空。

作品评述

《草堂秋夜》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秋夜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草堂中的雨、清凉、月光和露水等元素,表达了幽居者在静谧夜晚的寂寞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雨杀炎光变秋色,
清凉顿在草堂中。
幽人一夜坐不睡,
月照闲阶露洒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草堂秋夜的景象为切入点,展现了一幅幽静而凉爽的画面。首句描述了雨水洗刷了夏日的炎热,使秋天的色彩逐渐显现。接着,诗人通过“清凉顿在草堂中”来表达在这个草堂中感受到的一股清凉。这种清凉不仅是外在的感觉,更是内心的一种静谧和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一个幽居者在这个秋夜中的坐不睡。他或许是一个隐居的文人,或者是一位寻求内心宁静的修行者。他在这个夜晚中沉思默想,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月光照耀着闲散的阶梯,露水洒在空旷的地面上,增添了一份宁静而凄美的氛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安静而寂寥的秋夜景象,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沉思,使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世间万物的变幻。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推荐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玄三叹有一音。

东隅有神人,被发两目丹。手擎扶桑枝,腾光射乾坤。朱鸟为前驱,火龙驾后轩。祝融不敢瞬,卫以千炎官。誓当扫霜霰,九宇常不寒。

从事滁阳去,寄音苦永诗。吾诗固少爱,唯尔太守知。不敢辄所拒,勉勉作此辞。山城本寂寞,物色同淮夷。淮俗旧轻僄,未识远博宜。无将麟在郊,便欲等文狸。尔去事太守,当矫庸庸为。伊人道义富,尝立天子墀。我辈在蚁垤,难谓太华卑。又若游蹄涔,安见沧海涯。况於尔实亲,告尔

季子尤高爽,颜家早哭回。白头生便尔,黄壤遽相催。旧草谁收拾,新松利插栽。悲伤有伯氏,诸子尚婴孩。

香灭帘垂春漏永,整鸳衾。罗带重,双凤,缕黄金。窗外月光临,沉沉。断肠无处寻,负春心。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沈。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小院春昼。晴窗霞透。把雨燕脂,倚风翠袖。芳意恼愉多。暖金荷。多情不分群葩后。伤春瘦。浅黛眉尖秀。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怨黄昏。

旱苗垂槁叹何堪,大雨谁知变立谈。翠麓青林吞欲尽,恶风白浪战方酣。江翻龟窟连云泽,雷挟龙腥起雪潭。从此年丰真少事。炷香终日坐蒲龛。

印空印泥印水,平地寒涛竞起。假饶去就十分,也是灵龟曳尾。

造物有青眼,名山无赧容。声名动猿鹤,道法伏菟龙。望气从关尹,瞻云自华封。悬知仙隐地,可以不迎逢。

曾是先皇殿上臣,丹砂久服不成真。常骑马在嘶空枥,自作书留别故人。诗句遍传天下口,朝衣偏送地中身。最悲昨日同游处,看却春风树树新。

海气冥冥涨楚氛,汀洲回薄水横分。青松十里锺山路,只隔西南一片云。

旗亭西畔朝云住。沈水香烟长满路。柳阴分到画眉边,花片飞来垂手处。妆成尽任秋娘妒。袅袅盈盈当绣户。临风一曲醉朦腾,陌上行人凝恨去。

浮花浪蕊信东西,何许寻芳去自迟。流景不须惊石火,寸田应已长琼枝。想君清兴聊堪发,遣我忧心久欲夷。便作崔丞日临水,凫行擿尾不须知。

子行日以远,我思日以长。政或少閒暇,书来不可忘。

众香天上梵仙宫,钟磬寥寥半碧空。清景乍开松岭月,乱流长响石楼风。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茂树中。欲尽出寻那可得,三千世界本无穷。

横障瀰漫恃此丘,长江东骛转湍流。波间去海无多里,沙际铺淮辄数州。风势起花山郭暗,潮声侵树野田浮。无由望彻苍茫外,回首斜阳总是愁。

山如浓翠拥高鬟,石壁巉然不可攀。落日凤城佳气合,幻成一岛画图间。

老去孤黄嬭,愁来赖麴生。客居宜落寞,寒事费经营。岁稔锻声急,夜长灯影明。深怀不成寐,四壁候虫鸣。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洛阳多旧迹,一日几堪愁。风起林花晚,月明陵树秋。兴亡不可问,自古水东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