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临平

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
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
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
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

作品评述

《过临平》是元代吴景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
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
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
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乘船经过临平的情景。船行过临平之后,远处的青山变得微不可见。大江吞噬了两浙之地,平野扩展进入了三吴之地。作者身为逆旅,心中充满了离愁之情,听到雁声更增加了思乡之感。在旅途中,作者只能品尝到鲑鱼和鲈鱼这样简单的饭菜。风帆似乎借来了便利,预示着明天将到达姑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舟行过临平的景象,展示了元代旅行者的心境和对所经之地的感受。诗中的青山一点无,形容远处山色渐渐消散,给人以开阔无垠的感觉。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表达了江河的宽广,以及平原地区与三吴地区的融合。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通过雁声和饮食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离乡之思。最后两句中的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给人以希望和期待,预示着作者即将到达姑苏的喜悦心情。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通过景物描写和细节刻画,表达了旅行者的心情和对归乡的渴望。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广阔的山川与狭小的逆旅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该诗词展示了元代诗人独特的写景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犹道山中浅,仍移水上居。俗人又剥啄,掉入白芙蕖。

诸公争谈诗,健舌秋河倾。袖手但兀坐,欲语不敢声。独喜圆颅师,嗜好与我并,相见不言他,古律同细评。爱惜丈八矛,徐攻刘长城。向人勿浪出,三年戎飞鸣。

谁言肤寸像,胜力妙人天。欲疗众生病,阴扶济世贤。身微须覆护,眼净照几先。岂为成功报,犹应历劫缘。

我来镜水问遗民,想见堂堂报国身。五月陂塘三百里,千年庙学一番新。世传风烈今无数,自许经行得最亲。一读金陵补天议,始知高处更惊人。

仲夏井泉溢,雨声集虚堂。银竹演高檐,静听何浪浪。莲弃不受水,盘珠走低昂。溽润逼衣敌,缝我新葛裳。婢彼作田人,蓑笠排青身。出户懒著屐,扫地烧木香。白书生睡思,徐徐到闰皇。梦觉闻鼓吹,草蛙怒方塘。竹尾起寒烟,温萤度微光。伙翁闭门卧,中夕啼苍黄。三百绝薪场,积溢

笔架山头一片去,船旋岩谷不求伸。时人只恐清风起,吹作皇都雷雨春。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千官勒马谢幡胜,万国鞭牛占雨晴。谁据槁梧相近午,颊车徐转鼻无声。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金方正位凿平湖,物景堪将入画图。两岸雨垂杨柳重,一汀沙立鹭鸶孤。泓澄良夜摇明月,潋滟高秋蘸碧芦。寓目潇湘徒有约,残阳归去独踌躇。

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秦郊平旧险,周德眷遗黎。始闻清夜柝,俄见落封泥。物色来无限,津途去不迷。空亭谁问马,闲戍但鸣鸡。山月寒弥净,河风晓更凄。赠言杨伯起,非复是关西。

糊涂不成书,把笔意甚喜。举头见爷笑,持付三四纸。

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悟来大道无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钱。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松倾鹤死桑田变,华表归乡未有年。

霜叶投空雀啄篱,上楼筋力强扶持。对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须聊自欺。无事亦知君好饮,多才终恐世相縻。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

剩得吟身漫浪游,机心犹在莫盟鸥。一枰碁里乾坤大,九节筇边岁月流。涉世间关如履险,忧时感慨似悲秋。但营二顷閒田地,却笑区区万户侯。

祁连山人天骨奇,十五能运朱屠椎。二十报仇许人死,杀人不数舞阳儿。乡里不见容,官府不见治。猛气奚所托,仗剑归京师。京师杀柄司秋官,假尔爪牙虎豹关。今日尸一逆,明日诛一奸。朝食悖臣胆,暮食凶人肝。龙蛇见血性思改,鸠隼化质身无难。寻师度关陕,弃家入嵩山。只今啖松

抵死侍姑侧,宁知有妾身。若怀白刃顾,尚得谓之人。

献赋头欲白,还家衣已穿。羞过灞陵树,归种汶阳田。客舍少乡信,床头无酒钱。圣朝徒侧席,济上独遗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