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憎庆绝,枕石梦魂清。

作品评述

诗词原文:

杜门憎庆绝,
枕石梦魂清。

译文:

对庆祝活动厌倦拒绝,
枕着石头的儿时梦魂依然明晰。

诗意和赏析:

这是一首宋代王随的短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庆祝活动的厌倦与拒绝,以及儿时梦魂的纯洁和清晰。

首句“杜门憎庆绝”,表达了诗人对于热闹庆祝活动的憎恶与拒绝。杜门意味着封闭的门户,不参与外界的喧嚣喜庆之事,表现出一种清离世俗的态度。诗人可能认为那些庆祝活动是虚浮的、浮夸的,对此心生厌倦与疏远。

次句“枕石梦魂清”,描绘了诗人枕着石头入睡时的梦境仍然清晰。这句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纯真、清净、朴素的渴望。通过枕着坚硬的石头而非柔软的枕头,诗人寓意自己保持儿时对世界的纯真眼光,不被现实的繁杂所蒙蔽。

整首诗的意境细腻而内敛,通过两个短句传达了诗人对浮世的反感与对纯真的向往。诗人用简练的文字传达了自己“杜门”、“枕石”的生活态度。诗词虽短,但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拒绝,追求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清净。

诗词推荐

官职牵人也可怜,老来那更问行年。渠侬解事无它语,道我慈亲寿八千。

去日不可再,来日焉可虚。直待百事足,漫把四大拘。黄河几曾清,白发莫旋乌。全福贵安然,真乐难强图。朴直自许我,才能不如渠。已盟方寸心,免苦六尺躯。登台值明时,击壤容匹夫。轻车历野寺,小船泛晴湖。金鲫池内观,白猿洞前呼。孤山未学林,长堤且怀苏。珍实不满器,醇醪

芳时已叹鬓毛斑,何况栖栖客路间。杯酒故人千里隔,锦囊著语一春闲。燕莺飞处频回首,桃李香前合厚颜。昨夜东风贷庭竹,少容归梦到家山。

古人深恨不同时,虽得同时不识之。独把遗编想风质,皇天何负十年期。

九曲青溪,千年陈迹,往事不堪依据。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应讶野王当日,三弄罢、乍无语。□□□。高牙大纛船如屋,又少甚笙歌,翠云箫鼓。流恨入寒筝,离合君臣良苦。花落几春□,无此一番风雨。是何人、尚秦淮门馆,柳桥荷浦。

天际卓寒青,舟中望晚晴。十年关梦寐,此日向峥嵘。巨石凌空黑,飞泉照夜明。终当蹑孤顶,坐看白云生。

公余不惮陟崔嵬,三到谢公池上来。下视众山俱培塿,俯窥尘世尽氛埃。松生清籁醒人耳,花褪残红堕酒杯。喜与诸君同胜赏,莫辞一醉少徘徊。

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帘幙低新燕,房栊起晚蚕。名花红满舫,美酝绿盈甔。春事还如昨,衰怀自不堪。

宦途最重是文衡,天与愚夫著盛名。三主礼闱年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

闲斋卓笔赋初成,飒飒西风满户生。细雨乍来君不至,寂寥把盏对寒檠。

文公垂宪墨淋浪,鼎立龟山更道乡。家有一焉犹冠绝,宝兹三者见珍藏。来从叠嶂层峦里。置在光风霁月傍。收拾兵戎无一物,满船空载有归装。

事事不求奢,长吟省叹嗟。无才堪世弃,有句向谁夸。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凉风白露夕,此境属诗家。

白日双流静,西看蜀国春。桐花能乳鸟,竹节竞祠神。蹇步徒相望,先鞭不可亲。知从江仆射,登榻更何人。

日上扶桑第一枝,东方楼阁曙光时。万帮将启乾明宴,两制应宣御制诗。乐感羽毛皆率舞,神和福禄自来宜。谏垣班列天颜近。

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驿舫宿湖月,州城浸海云。青门酒楼上,欲别醉醺醺。

天留遗迹鉴兴亡,出郭伤心见此塘。废苑无萤秋寂寂,坏陵有树月苍苍。绿凄霜重摧荷盖,紫怯波寒褪芰裳。唤醒锦帆当日梦,一声水调隔云长。

客舟日日野芳前,鶗鴂鸣时始息肩。无絮可漂花可藉,良辰乐事属明年。

宝殿依山嶮,临虚势若吞。画檐齐木末,香砌压云根。远景窗中岫,孤烟竹里村。凭高聊一望,乡思隔吴门。

穷居无米糁蒿藜,筠笼相先送荔枝。安得仙人炼丹灶,试将红玉甑中炊。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