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出自清代的《左忠毅公逸事》
拼音和注音
jiǎ shàng bīng shuāng bèng luò , kēng rán yǒu shēng 。
翻译及意思
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史公以凤庐道员的身份奉命守御风阳、庐州一带。每逢有警报,他总是一连几个月不进寝室睡觉,让将士们轮换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他选择十个身强力壮的兵士,(每次)叫两个蹲坐着,自己背靠着他们,每过一更,就(让他们)轮换一次。每当严寒的夜晚,他一站起来,抖抖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史公说:“我对上怕辜负了朝廷,对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
词语释义
有声:有声誉;著称。
冰霜:(书)(名)①比喻品德高洁。②比喻神色严肃:冷若~。
铿然:(形)声音响亮有力:铃声~。
城角斗杓曾转未,殿头风铎有声无。
出自:程敏政的《成化癸夘冬至谒陵与李宾之学士联句二十首(其十三)夜坐》
云护岸难数,山空雪有声。
出自:黄合初的《灌口场望迎仙阁》
碧落云无影,清风竹有声。
出自:顾逢的《过净慈傅无文竹院退居》
岂有声名高后世,遂无饘粥永今朝。
出自:王安石的《悼王致处士》
细睇曾无色,微闻似有声。
出自:弘历的《雨(其二)》
雪覆岩眉涧有声,雾来雾去识阴晴。
出自:洪恩的《闻莺送秀实还槜李》
清唳有声霄汉上,如闻华表鹤归徕。
出自:吴玉纶的《题理斋爱吟草(其五)》
画栋有声啼海燕,澄波无影睡天龙。
出自:罗适的《题万年妙莲阁》
君行长笑金鳌顶,须有声名彻上台。
出自:张以宁的《送思齐贤调浙东掾》
我如祖士雅,时有声警寐。
出自:王先谦的《述怀》
原诗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