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剑

中书势重儒臣轻,天下善类皆为朋。
汉家贤傅生负气,死不再逢刀笔吏。
君王奋怒威莫当,宫掖才容免冠地。
汉家佞臣多戴头,借剑不报萧公仇,当时只问安昌侯。

作品评述

《尚方剑》是明代作家李东阳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明代中央政府的腐败和朝廷官员的阿谀奉承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正直官员的赞赏。

诗词中的第一句“中书势重儒臣轻,天下善类皆为朋”指的是明代中书省(中央政府)的权力强大,而儒臣(指学问有深厚造诣的官员)的地位却相对较低。这种现象导致了朝廷官员之间的互相勾结,而不是以才能和德行来选拔官员。

接下来的两句“汉家贤傅生负气,死不再逢刀笔吏。君王奋怒威莫当,宫掖才容免冠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汉代贤臣负气而死的遗憾。这里的“刀笔吏”指的是阴险刻薄的官员,而“宫掖才容”则指的是有才能的人却被剥夺了机会,只能隐藏自己的才华。

下一句“汉家佞臣多戴头,借剑不报萧公仇,当时只问安昌侯”揭示了作者对当时朝廷佞臣的不满。这些佞臣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敢正直行事,甚至在萧公(指正直的官员)受到冤屈时不敢帮助他。最后一句“当时只问安昌侯”则是对那些对正直官员默不作声的人的讽刺。

整首诗词通过对明代社会腐败现象的揭示和对正直官员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忧虑和对正义的追求。它呈现了明代社会的黑暗一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道德和廉政的期望。这首诗词在揭露社会弊端的同时,展现了作者对于高尚品质和公正原则的推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诗词推荐

竛竮山癯,搭疯野服。煮茗松根,煨芋岩曲。且农且渔,非仙非俗。淇傍何有,秋鹤霜竹。

坡头车败雀啄粟,桑下饷来乌攫肉。乘时投隙自谓才,苟得未必为汝福。忍饥蓬蒿固亦难,要是少远弹射辱。老农辍耒为汝悲,岂信江湖有鸿鹄。

芳草斜莆翡翠茵,旧游如梦苦伤神。寒山带郭穿松路,柳絮梨花寂寂春。

昔日不鍊物,尝为物所误。今日不鍊人,又为人所怒。物误亦可辩,人怒难往诉。我对人称过,人亦为我恕。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玉性金真,人人皆可化。玉液金丹,频频迎迓。玉兔金鸟,光光相次亚。照玉栏干种玉芽。琼蕊金茎,长长生不谢。玉女金童,常常看舍。玉锁金匙门门开癖下。赏玉堂春对玉花。

山称明月好,月出遍山明。要上诸峰去,无妨半夜行。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声。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城。

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烟。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身逐因缘法,心过次第禅。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

浴雪精神,倚风情态,百端邀勒春还。记卓隐、溪桥日暮,驿路泥干。曾伴先生蕙帐,香细细、粉瘦琼闲。伤牢落,一夜梦回,肠断家山。空教映溪带月,供游客无情,折满雕鞍。便忘了、明窗静几,笔研同欢。莫向高楼喷笛,花似我、蓬鬓霜斑。都休说,今夜倍觉清寒。

修泉汲短绠,太山寄秋毫。赤松未必尔,勇去还渠高。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雁来书不至,月照独眠房。贱妾多愁思,不堪秋夜长。

函谷鸡鸣满面尘,夫君泛爱尚为亲。清时有味俱吾党,黄发相看更几人。物理未惊翁丧马,世情应笑子知津。似闻绝塞风沙苦,只约觥船莫负春。

自古为君道,垂衣致理难。怀仁须去杀,用武即胜残。毒帜诛方及,兵临衅可观。居来彭蠡固,战罢洞庭宽。雪国知天远,霜林是血丹。吾皇则尧典,薄伐至桑干。

从来只说映山红,幻出铅华夺化工。莫是杜鹃飞不到,故无啼血染芳丛。

还家不落春风后,数日应沽越人酒。池畔花深斗鸭栏,桥边雨洗藏鸦柳。遥怜内舍著新衣,复向邻家醉落晖。把手闲歌香橘下,空山一望鹧鸪飞。

洪河滔滔,撼野摧山。砥柱中立,独当狂澜。敌势焰焰,动植俱残。公俯视之,若萤燐然。知无不为,独殿中原。方事北讨,将以身先。赤羽若日,朱旗绛天。二贼巧沮,行或止还。虽配备二贼,奚足偿焉。夺之遽矣,中外悲叹。

袖携尺素书,远从上清至。胸涵龙虎象,语带烟霞气。千古夔牙音,指下发其秘。为鼓桃源行,桃源何处是。

貂冠初别九重门,马鬣新封四尺坟。薤露歌词非白雪,旌铭官爵是浮云。伯伦每置随身锸,元亮先为自祭文。莫道高风无继者,一千年内有崔君。

去年暑雨钩盘,夜阑睡起同征辔。今年芳草,齐河古岸,扁舟同舣。萍梗孤踪,梦魂浮世。别离常是。念当时绿鬓,狂歌痛饮,今憔悴、东风里。此去济南为说。道愁肠、不醒犹醉。多情北渚,两行烟柳,一湖春水。还唱新声,后人重到,应悲桃李。待归时,揽取庭前皓月,也应堪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