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哀哉
- 拼音wū hū āi zāi
- 注音ㄨ ㄏㄨ ㄞ ㄗㄞ
- 成语繁体嗚嘑哀哉
- 成语解释呜呼:叹词;哉:语气助词。原为表示哀痛的感叹语,旧时祭文中常用。现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 成语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含讽刺意味
- 成语例子那婆娘精神恍惚,自觉无颜。解腰间绣带,悬梁自缢,呜呼哀哉。(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
- 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
-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成语辨形呜,不能写作“乌”。
- 成语正音哉,不能读作“zhāi”。
- 英语翻译All is lost.
- 俄语翻译умереть <гиьель>
- 近义词一命呜呼寿终正寝
- 反义词
词语解释
- [alas]∶表示悲痛之辞
- 鸣呼哀哉。——清· 袁枚《祭妹文》
- ;借指死亡或事情完结,有时含有诙谐或讽刺意
- [dead and gone]∶借指人的死亡
- [all is lost]∶借指事物的完蛋
- 他们创办的小刊物不久就呜呼哀哉了
国语词典
- 表示哀痛的感叹词。《礼记.檀弓上》:「鲁哀公诛孔丘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也作「於呼哀哉」。
- 借指死亡。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程金便一把叉住喉咙,叉得手重,口又不得通气,一霎呜呼哀哉了。」
- 《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半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
网络解释
- 呜呼哀哉 (汉语成语)
- 呜呼哀哉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wū hū āi zāi,意思是表示自己情绪激动(多表示愤怒或悲痛到极点),祭文中常用的感叹词。也常借指死了或完蛋了。引申可叹啊。
“呜呼哀哉”单字解释
呜:1.形容风声、汽笛声等:~的一声,一辆汽车飞驰而过。轮船上的汽笛~~地直叫。 2.姓。...
呼:1.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跟“吸”相对):~吸。~出一口气。 2.大声喊:~声。欢~。~口号。大声疾~。 3.叫;叫人来:直~其名。一~百诺。~之即来,挥之即去。 4.姓...
哀:1.悲伤;悲痛:悲~。~鸣。 2.悼念:~悼。默~。 3.怜悯:~怜。~矜。~其不幸。 4.姓。...
哉:1.表示感叹的语气:呜呼哀~!。快~此风! 2.跟疑问词合用,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其故何~?。如此而已,岂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