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韩翃的《送郑员外(郑时在熊尚书幕府)》
拼音和注音
rú zǐ yì zhī míng xià shì , lè rén zhēng chàng juǎn zhōng s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孺子:(书)(名)小孩子。
下士:下士xiàshì∶低于中士而高于一等兵的军士∶下士的官职或职位;下士军衔
名下:名下míngxià[belongorberelatedtosb;undersb’sname]∶某人名义之下这笔账记在我名下∶指有名声的人因到大邦,必要请一位大名下的先生,以附骥尾。——《儒林外史》
知名:(形)著名;有名(多用于人):海内~|~人士。[反]无名。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原诗
风流不减杜陵时,五十为郎未是迟。孺子亦知名下士,乐人争唱卷中诗。身齐吏部还多醉,心顾尚书自有期。
要路眼青知己在,不应穷巷久低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