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顾炎武的《和陈芳绩诗(其五)》
拼音和注音
mén qián yǒu kè kuà qīng niú , dào xǐ xiāng yíng rù biàn li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青牛:1.黑毛的牛。2.指土牛。3.神话传说中仙人所乘的牛。4.老子的代称。5.旧时谓三煞神之一。6.神话传说中的树精。
倒屣相迎:屣:鞋。因急于迎客而把鞋都穿倒了。形容非常热情地迎接客人。也作“倒屣而迎”。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原诗
门前有客跨青牛,倒屣相迎入便留。
不觉人间非甲子,已知天外是神洲。
宣尼愿在终浮海,屈子文成合远游。
笑指八仙皆上座,从君今日老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