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和李泰发尚书泊舟严陵)

千古严陵濑,清夜月荒凉。
水明沙净,波面一叶弄孤光。
北望旄头天际,杀气遥昏楚甸,云树失青苍。
愁绝未归客,衰鬓点吴霜。
听江边,鸣宝瑟,想英皇。
骑鲸仙裔,高韵清绝胜风篁。
醉入无何境界,却笑昔人底事,远慕白云乡。
不见咸阳道,烟草茂陵荒。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和李泰发尚书泊舟严陵)》是宋代刘一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古严陵濑,清夜月荒凉。
水明沙净,波面一叶弄孤光。
北望旄头天际,杀气遥昏楚甸,云树失青苍。
愁绝未归客,衰鬓点吴霜。
听江边,鸣宝瑟,想英皇。
骑鲸仙裔,高韵清绝胜风篁。
醉入无何境界,却笑昔人底事,远慕白云乡。
不见咸阳道,烟草茂陵荒。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严陵为背景,描绘了清夜中的凄凉景象。严陵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而现在却显得荒凉冷清。诗人通过描述水清沙净,波光映照孤叶的景象,表达了严陵的寂寥之感。北望天际时,旗帜在远处飘扬,但是杀气却笼罩着楚甸,云树已经失去了绿意。诗人感到愁绝,因为他还没有归去,而他的头发已经有了吴地的霜点。

诗人倾听着江边的声音,仿佛可以听到宝瑟的音韵,回想起伟大的皇帝。他想象自己骑着鲸鱼,是仙人的后裔,高雅的音韵胜过了风笛竹管。他陶醉在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中,却笑着看昔日的伟人们在底下忙碌,他远远地向往白云乡。他并没有看见通往咸阳的道路,只看到了烟草丰茂的茂陵已经荒凉。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严陵为背景,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如水明沙净、波面孤光等,将严陵的凄凉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远方的向往。

诗中的"骑鲸仙裔,高韵清绝胜风篁"表达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高雅音韵的追求。他希望自己能超越尘世的琐碎,骑着鲸鱼,享受高雅的音乐,远离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痛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迷茫,同时又表达了对高雅文化的向往。诗词流露出赏析的一部分,以下是继续的内容:

诗词流露出了一种离愁别绪和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之情。诗人身处严陵,触景生情,对过去的荣光和伟大人物产生了向往和敬仰之情。他以严陵的凄凉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迷茫。诗中的"愁绝未归客,衰鬓点吴霜"表达了诗人离乡别井的思念之情和岁月的流逝。

诗人以自身的感受和情感来表达对世事的触动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他通过对江边声音的倾听和对鸣宝瑟的想象,表达了对高雅音乐和远古伟人的追忆和向往。他希望自己能超越尘世的琐碎,进入一种境界,远离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严陵的描绘和对自然景物的运用,将诗人内心的孤寂、迷茫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词在音韵上也非常优美,通过运用押韵和对仙人、高雅音乐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艺术感。刘一止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思考,将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感慨融入诗词之中,创作出了一首意境深远、令人回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刘一止的生平

  刘一止,七岁能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其兼代官职,一止不就。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参知政事。高宗建炎四年(1130),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宋绍兴初,召试馆职,宋高宗大为称赏。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奏事。高宗曾不无自得地说:“朕亲擢也”,在官期间,极陈堂吏、宦官参政之弊,终为人所忌恨,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后被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迎附李光,傲迈慢上,被削职。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任,力辞,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

  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的著述名录

  刘一止诗,自成一家,吕本中、陈与义读后叹道:“语不自人间来也。”刘一止的词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羁旅行役、纪行咏怀、酬唱离别等方面。他的词作艺术性很强,擅于融情于景,化用前人诗句及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语言浅切明畅、工致典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著有《类稿》50卷。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存此42首。

诗词推荐

黄河啮小吴,天汉失龟鳖。灵原潭下藕烂死,只有菖蒲不生节。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新堤筑得高嵽嵲,旧堤杵声未可绝。

水调歌头

忆昔闲居日,端二逢始生。升堂拜亲寿,抠衣接宾荣。载酒出郊去,江花相送迎。诗歌和盈轴,铿戛金石声。于时果何时,朝野方休明。人生足自乐,帝力无能名。譬如江海鱼,与水俱忘情。讵知君父恩。天地同生成。旄头忽堕地,氛雾迷三精。黄屋朔风卷,园林杀气平。四海靡所骋,三年

水调歌头

缟衣黄里绿云跗,仟家结束来天隅。承平故态今尚尔,流落空山成叹吁。莫对此花被渠恼,惜花情重人先老。多少当时似玉人,埋没抄场随塞草。杳杳宫车去不回,上林雁过无书到。内园今更不堪看,蝶废蜂休日易昏。玉砌无人寒兔入,觚棱栖草野鸱蹲。黍离麦秀今如此,岂为梅花故断魂。

水调歌头

五朝际遇诸家少,四叶封崇一品荣。不似莺花贵公子,宛然萤雪老书生。交游绿野旧宾客,濡染沧洲贤父兄。吾老埋辞失之约,馀哀翻入薤歌声。

水调歌头

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

水调歌头

久别何人与砭盲,新诗见寄味偏长。求仙已得丹升鼎,凿石仍成玉作堂。暖日松筠香北牖,清风书卷散东床。静中剩得无穷味,笑看蜂衙早晚忙。

水调歌头

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把酒宜深酌,题诗好细论。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迹忝朝廷旧,情依节制尊。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

水调歌头

一别罗浮竟未还,观深廊古院多关。君来几日行虚洞,仙去空坛在远山。胎息存思当黑处,井华悬绠取朝间。弊庐道室虽邻近,自乐冬阳炙背闲。

水调歌头

双莲亭上送行客,菡萏清香散秋色。野兴断山云片高,孤影澄江月华白。希声险绝堪谁知,大道机存曾未可。纵闢天常立下风,安教类变丛流火。君不见梁兮阖国难滞留,千古遗恨空悠悠。君又不见魏兮小桂生寒翠。一花对雪开无休。微禅亦并联芳驾,德星文星仰萧洒。物外情深不等闲,环

水调歌头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水调歌头

算来未必得卢枭,不算其如四壁萧。大道广居天与伍,肯将前著乱箪瓢。

水调歌头

春寒香静月胧胧,闲卷湘帘罢绣工。兰烬含花人不寐,独吟残句送归鸿。

水调歌头

当时不是不穷奢,民乐升平少叹嗟。姚宋未亡妃子在,尘埃那得到中华。

水调歌头

三十麻衣弄渚禽,岂知名字彻鸡林。勒铭虽即多遗草,越海还能抵万金。鲸鬣晓掀峰正烧,鳌睛夜没岛还阴,二千馀字终天别,东望辰韩泪洒襟。

水调歌头

少年不更事,新学多误人。桓冲成引语,张禹岂纯臣。

水调歌头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水调歌头

秋声夜到秋香院。重帘试卷都开遍。只似旧时香。更添些子黄。绮窗人共赋。犹忆分香句。别后几回秋。见花空复愁。

水调歌头

天宫日暖阁门开,独上迎春饮一杯。无限游人遥怪我,缘何最老最先来。

水调歌头

秋色忽如许,风露皎如空。平生青鬓余地,老与故人同。忆得鲈鱼来后,杂以洞庭新橘,月堕酒杯中。宾客可人意,歌舞转春风。坐间玉,花底扇,又从容。从容更好,无奈多病已衰翁。赖有主人风味,识我少年狂态,乞与酒颜红。一醉晓鸦起,流水任西东。

水调歌头

痴儿谁识坐谈高,抚字年来亦漫劳。簿领何妨聊尔耳,湖山正是属吾曹。百年心事空三叹,五马人生却二毛。欲作报章还自笑,郊寒宁解敌韩豪。

水调歌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