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炳藏主妇乡

江海浮游岁月移,五峰曾契少林机。
白拈果有超师作,和我南山载取归。

作品评述

《送炳藏主妇乡》是宋代释法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江海流动、岁月更迭的景象,以及作者与炳藏主妇乡相聚、共同修行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海浮游岁月移,五峰曾契少林机。
江海浮游岁月流动,五峰曾经体悟了少林的机理。
这两句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化,表现了江海的浩渺壮阔和岁月的更迭不居。五峰指代五座山峰,象征着作者对佛法的领悟,曾经领悟了少林寺的奥义和精髓。

白拈果有超师作,和我南山载取归。
白色的拈果超越了师傅的成就,与我一同带回南山。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达到高深境界的意境。拈果是指佛教中一种修行的方法,白色象征纯净无染。超师作意味着超越了师傅的修行成果,显示了作者在修行上的进步。和我南山载取归表示炳藏主妇乡将修行的成果带回了作者的南山。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江海流动、岁月更迭的景象,以及表达作者与炳藏主妇乡共同修行的情景,表现了佛教修行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修行境界的追求。诗词中运用了山水自然景观和佛教修行的象征意象,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对佛法的领悟。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禅宗的哲理和佛教的修行精神,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境界的追求。

诗词推荐

归早开迟两寂寥,经年不见董妖娆。芳心未展缘何事,半是閒愁半是娇。

堂馈流涎玉面貍,也知臭腐出神奇。分无竹叶浮酥面,尚想梅花映雪肌。渠幸腊前能漏网,人言春后亦非时。吾侪口腹真馀事,莫倚雄豪浪赋诗。

忆昔曾闻谪道州,每天文字见曾游。白鹅寺近永明县,试觅记碑还在不。

料病如料敌,用药如中的。淮阴百战有百胜,由基百发无一失。老唐脉法明更高,阅人二竖可得逃。探囊起死无德色,掉臂不为曳裾客。但使乡邻少卧痾,眼底名医麻竹多。嗟予诗瘦仍多病,两旬进尺退不寸。逢君已晚亦未恨,扫除何曾费余刃。长句藉手聊尔耳,真成不直一杯水。

久闻高阳胜,近在汝州侧。跂予三年望,我愿今卒获。烟云函两山,台殿开半壁。解鞍高林下,仰视怯登陟。苍松盘老枝,矫矫入檐隙。微风韵其上,落耳寒恻恻。枇杷两高树,中国所未识。叶间青实骈,大与蜀土敌。我来暮暮后,花草已狼籍。不见踯躅红,西岩向人碧。出门步榛荟,微迳

小艇横河过,残阳隔岸舂。水声清绕屋,山气冷侵窗。卸屐行花径,携书坐石缸。可知耕种好,只拟鹿门庞。

千山万山皆戴石,十日九日长出云。水鼠夜啼人不见,峡猿暮啸客偏闻。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穹岩如屋耸翚飞,竹树参差一径微。凌绝空虚真出世,徘徊朝夕竟忘归。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石枯山木燋,鳞穷水泉涸。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朝辞羊肠阪,夕望

少不如人老合休,读书谈道我何忧。已看尘世都蕉鹿,真觉浮生付赘疣。风透北窗朝跂脚,嵩遮西日晚科头。诗篇漫兴销长夏,敢谓能轻万户侯。

端笏事龙楼,思闲辄告休。新调赭白马,暂试黑貂裘。珠履迎佳客,金钱与莫愁。座中豪贵满,谁道不风流。

山林有福足慈云,一耐中閒百废新。诗榻话香来雅伴,斋钟声好撼禅邻。红颜药力如平日,青眼梅花又小春。欲赞法身安稳处,年年松竹长精神。

大阮谈诗数起予,为言小阮最怜渠。客中邂逅能君识,天外飘零孰我知。家世要谈京洛旧,古碑共阅汉唐余。所期共剪西窗烛,却值移家方借车。

园林芳事已阑珊,开尽茶蘼亦懒看。深院日长眠听雨,重重帘影隔春寒。

御堤新筑净无埃,大驾亲承祀事来。风定垆烟浮衮冕,日高仙仗护蓬莱。鸾旂纷拥云衢合,雉扇遥迎翠辇开。更有羽林严宿卫,桓桓多是出群才。

一种清香属当家,将黄对白本非羞。胡床十日花前坐,看得楼成管物华。

一日高名遍九州,玄珠仍向道中求。郢中白雪惭新唱,涂上青山忆旧游。笙磬有文终易别,珠玑无价竟难酬。柳营迢递江风阔,夜夜孤吟月下楼。

社风吹迸雨前枝,正是施工北苑时。小胯未封才入盝,短钥初拆半含旗。一盆腊雪分龙井,万杵春雷入凤池。见说贡余山似积,小煎还肯换新诗。

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従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爱此忽忘归,愿见且三年。我去已匆匆,兄来亦崩奔。永情置酒地,绕郭多云烟。我昔去彭城,明日河流至。不见五斗泥,但见三竿水。惊风郁飚怒,跳沫高睥睨。潋滟三月余,噶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