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六日夜独酌思归四首

閒忆山中一片云,归欤莫待草风薰。
老身岂可为形役,俗语何堪著耳闻。
乍醉乍醒终郁郁,孰非孰是几纷纷。
颠寒踣饿男儿事,已办渊明自祭文。

作品评述

诗词:《二月十六日夜独酌思归四首》
作者:方回(宋代)

中文译文:
思念山中一片云,
归乎,莫待草风吹。
老身岂能为世俗之役,
俗语何堪听耳闻。
一会醉,一会醒,心中郁郁不平,
谁是真,谁是假,纷纷扰扰难辨认。
颠沛寒冷,挨饿的男儿应有所做,
已经完成了渊明自己的文学祭。

诗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方回创作,表达了诗人在二月十六日夜间独自饮酒时的思绪。诗人回忆起山中的一片云彩,思念归乡的心情渐起。他呼唤着归乡的呼声,希望不要等到春草被风吹动才归去。诗人拒绝成为世俗的奴仆,不愿听闻平庸的言语。他感到自己时而陶醉,时而清醒,内心郁闷不平,难以辨别真假,纷乱的世事令他困扰。然而,他意识到一个男子应当经历颠沛寒冷、饥饿的艰难,已经完成了他自己对先贤文学的祭奠。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思归的情感。他通过回忆山中的一片云朵来引发对归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对世俗的拒绝和对俗语的厌倦,展示了他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他在酒醉和清醒之间徘徊,心中郁结不平,对于世事的真相产生了怀疑和困惑。最后,诗人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男子应当经历艰难困苦,已经完成了对文学传统的敬仰和致敬。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它展示了对自由、对世俗的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切入点,通过描绘云彩、草风等元素,将内心的思绪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富有意境的画面。诗人用简练的词语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归乡、自由和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以及对世俗的拒绝。它在简短的篇幅内传递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巴山任喧云,僧窗睡方悄。风清月到床,露白虫鸣草。

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三盏醺醺四体融,妓亭檐下夕阳中。千声方响敲相续,一曲云和戛未终。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唯憎小吏樽前报,道去衙时水五筒。

食指清晨动,馋涎异味来。高情分石芥,辣性似徂徕。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屋负山陲晚,篱侵水泺秋。农桑能自力,鹅鸭岂它求。逆数曾来日,遮留更觉稠。夜歌听欸乃,催兴满沧洲。

丝毫触石千山泽,喙吻传声万壑雷。信有苏书标洞府,不应俗驾半途回。

春风秘殿翳华芝,亲见枚皋作赋时。秀色并开棠树萼,隽科先赏桂林枝。汉邮给传蕃恩告,蜀醑浮觞荐寿祺。几日陕郊迎郡副,车前悬弩杂军麾。

雁池衰草露沾衣,河水东流万事微。寂寞青陵台上月,秋风满树鹊南飞。

空有奇胸貯石渠,功名不许老头丰。凭君细阅寒窗下,还有它年房杜无。

欲攀淮南树,人去山寂寞。袅袅凉风生,疏花月中落。

雨折霜干不耐秋,白花黄叶使人愁。月明小艇湖边宿,便是江南鹦鹉洲。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

富贵来时人已老,光阴去后如何。有时无事閒思省,我独人间人岁多。

翠华香重玉炉添,双凤楼头晓日暹。扇掩红鸾金殿悄,一声清跸卷珠帘。

天悠悠,云悠悠。辊底浪花翻雪,竞龙舟。

香拨檀槽奉客杯,细音馀响碎琼瑰。只应强作弦中误,且欲周郎一顾回。

金徽玉轸韵泠然,言下浮生指下泉。恰称秋风西北起,一时吹入碧湘烟。

已老犹痴作蠹鱼,出门延望立须臾。或深或浅花先后,半霁半阴云有无。山有向人俱引领,海风无日不嘘枯。论诗各尽诸郎意,篱落之中自可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