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
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骨可朽烂心难穷。
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作品评述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人遗公石屏风,
上有水墨希微踪。
不画长林与巨植,
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
孤烟落日相溟濛。
含风偃蹇得真态,
刻画始信天有工。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
骨可朽烂心难穷。
神机巧思无所发,
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
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
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石屏风的画作,作者以此表达了对画师的赞赏和自己的忧虑。石屏风上绘有一棵孤立在峨嵋山西雪岭上的古老松树,它象征着坚韧和不朽的精神。然而,这棵松树所在的地方崖壁险峻,无法到达,只能从远处望见。石屏风的绘画技巧生动地表现了松树的真实形态,使人信服天地间有神奇的造物者。
作者担心自己和其他才华横溢的文人如毕宏、韦偃等人,可能会死后默默无闻地埋葬在默默无名的地方。他们的骨头可能会腐烂,但他们的心灵和才华却难以穷尽。他们的神奇思维和巧妙创作可能会转化为飘散的烟雾,消失在石头之间。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对才华横溢的文人的忧虑。作者通过描绘石屏风上的画作,表达了对画师的赞赏,认为画师能够用绘画刻画出真实自然的形态。他对峨嵋山上那棵万岁不老之孤松的描绘,寄托了对坚韧和不朽精神的赞美。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和其他文人命运的担忧。他担心自己和其他才华横溢的人可能会默默无闻地离开人世,他们的才华和心灵将无处流传。作者的忧虑反映了当时文人士人生存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整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描绘画作和表达情感。通过对艺术与人生的思考,苏轼表达了对才华的赞赏和对命运的担忧,展示了他对艺术和文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