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庵四首

蚁窠得意从渠计,螳翳忘言息我机。
寒尽山庵无历日,野花啼鸟又春归。

作品评述

诗词:《白云庵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逍遥子

蚁窠得意从渠计,
螳翳忘言息我机。
寒尽山庵无历日,
野花啼鸟又春归。

中文译文:
蚁窠自得其乐,从自身筹谋;
螳螂躲避,忘记了发出声音来使我(指蜻蜓)停息。
严冬结束了,山庵没有往日的繁忙,
野花盛开,鸟儿再次回归。

诗意:
这首诗以白云庵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安宁宁静的场景。诗人用蚁窠和螳螂作为比喻,表达了自在和从容的意境。蚁窠自得其乐,从渠道中得到自己所需,展现了生活的智慧;而螳螂则停止了振翅虚张,展现出深藏不露的策略。然而,这幅和谐景象并非由历日(指世俗的琐事)维持,而是来自自然的律动。随着寒冬的结束,山庵不再计日程事,野花盛开,鸟儿归巢,宣扬了宁静自然的生活态度。

赏析:
《白云庵四首》刻画了一片宁静祥和的边山庙宇景象。蚁窠自得其乐,从渠道中得到自己所需,表达了以小见大的生活智慧;螳螂忘记了摆出威胁姿势,显现出内敛而深思熟虑的处世态度。作者通过这两种小昆虫的描写,反衬了人们过于忙碌的生活,倡导以简单、从容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真谛。同时,诗中山庵无历日的描绘,显示了一种解脱世俗纷扰的心境,让人联想到佛家修行的寂静与宁逸。最后,野花盛开、鸟儿归巢,表达了岁月变迁,自然循环的美好,并且暗示了人忙碌一季后自然返璞归真的渴望。整首诗以淡泊的笔调,温婉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在纷扰繁忙社会中追寻宁静自然的生活理念。

诗词推荐

斐然狂简不知非,席帽何时免诮议。官样词章惟典雅,心腔理义要深几。各随鹏鷃高低适,一笑鸡虫得失微。偶未成名儿勿恨,我方追悔蹈文闱。

跌宕人间岁月迁,赏心幽事故依然。潮通支浦渔舟活,露湿繁花醉帽偏。才尽赋诗愁压倒,气衰对弈怯饶先。光阴风月空如昨,怅望兰亭祓禊年。

日月相催不放迟,寄诗又是去年时。近来未省开怀否,远似从前尚皱眉。

忆昨刘园共一杯,花虽多品未全开。芳郊是处堪行乐,正用此时特事来。

秋崖初无负郭二顷田,向来耕舍寒炊烟。负薪行歌遭妇骂,往往倒崖底之枯松,煮崖边之飞泉。龟肠怒吼卖牛具,龙骨倒挂行蜗涎。乃以农自目,其然岂其然。胥山之穷固亦无一钱,较之於我犹差贤。白头把笔耕六籍,芸人芸已皆逢年。可曾腰斧响空谷,但闻种之以弘农陶,耨之以绛人玄。

足音肯到寂寥处,风味要看樽俎间。行役小休良不恶,雷声昨夜殷南山。

像阁岧峣出翠阴,有人凭槛看嵩岑。方袍更语闽天旧,且取归心付佛心。

羁怀索寞苦难禁,赖有良朋与盍簪。同志自怜今日少,知心谁复似君深。哦诗喜得江天句,把酒愁分岁暮襟。莫恋故山乖素约,春来准拟共登临。

泉石膏盲世欲忘,扁舟更遡寿湖光。也知他日持荷橐,不似闲时制芰裳。雨后尚馀新稻熟,风前偏觉荔枝香。人生有禄亲头白,万石何如宦本乡。

篱东佳友手曾删,莫把南山醒眼看。荒径可供元亮采,落英惟许屈平餐。艳钟金气中分晚,香袅清霜独傲寒。谁插满头开笑口,翠微亭北倚阑干。

昔逐良人西入关,良人身殁妾空还。谢娘卫女不相待,为雨为云归此山。

耿耿宵欲半,振衣庭户前。浩歌抚长剑,临风泛清弦。晴霜丽寒芜,微月露碧鲜。杉梧韵幽籁,河汉明秋天。良夜虽可玩,沉忧逾浩然。楼中迟启明,林际挥宿烟。晨风响钟鼓,曙色映山川。滔滔天外驶,杲杲朝日悬。因穷西南永,得见天地全。动植相纠纷,车从竞喧阗。鳣鲔跃洪流,麇麚

汴水日夜浅,归船不可留。天高云就岭,地冷雁回洲。江馆鱼堪食,家林橘已收。平生素业在,莫见里人羞。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应须载姓名。

兄长而弟幼,天属之羽翼。一言在有序,不可事私阅。

坐安卧稳舆平肩,倚杖披衫绕四边。空腹三杯卯后酒,曲肱一觉醉中眠。更无忙苦吟闲乐,恐是人间自在天。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丹青不知老将至,李陵苏武真吾师。太平本学治礼乐,犹有暇日能临池。区中孰最奇,庞眉皓首苟住著,安得一区我安之。

尊者何曾得蕴空,罽宾徒自斩春风。桃花雨后已零落,染得一溪流水红。

欲晓东风拂面来,征骖初喜共春回。九天应下阶庭拜,万蛰先惊汉地雷。冷彻貂裘须护节,和侵氊屋莫穷杯。出疆慷慨男儿事,未信霜颜便一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