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郭之奇的《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七)》
拼音和注音
zhì guó rú pēng xiān , qǔ xià rì qū yu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治国:治理国家政务。
日趋:(副)一天一天地走向:~兴旺|~衰败。
取下:谓以恭顺的态度迎合他人。
郭之奇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原诗
治国如烹鲜,取下日趋渊。
治大如烹小,流下时归沼。两不相伤,其德乃长。
神鬼洋洋,降之百祥。两得所欲,其道乃笃。
牝牡相浴,其人似玉。拱璧虽宝,不如此道。
道维物奥,人宜德保。累土毫末,九层合抱。
千里之行,足下非早。为大于细,图难于易。
无为无味,乃无难事。修己以安,尧舜犹难。
圣人无难,慈以胜残。慈故能勇,勇而不踊。
执无兵捧,行无敌恐。下以用人,虽敌可亲。
先人后身,万国皆臣。三宝惟吾把,不敢为先者。
百谷之王海,以其善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