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上人还浙东

鸟宿柴门静,更深别意倾。
孤灯寒有晕,细雨夜无声。
渡晓人争立,潮平橹乱鸣。
君今成独往,老罢苦为情。

作品评述

《晓上人还浙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法平。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离别的深情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一种宁静的氛围,鸟儿住在柴门上,静谧无声。作者以此为引子,表达出自己对离别的思绪。孤灯下出现寒意,雨细如丝,夜晚没有声音。这种情景营造出一种深沉的秋夜氛围,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伤感。

下一段描写了渡船上的人们,争相站立,似乎急于渡过黎明。海潮平静,船桨杂乱而喧响。这一描写反映了人们追求成功并不断奋斗的精神。

诗的结尾,作者以自己为称,意味着他也要独自离去,摆脱了繁杂的情感纠葛。这表明了作者已经老去,不再被感情所困扰。

这首诗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入微。通过对宁静的景象和人们的渴望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离别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解脱的心态。整首诗意境高远,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词作品。

诗词推荐

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

大仙心,休莽卤。三十三,错分付。细推穷在何处,只知昨日雨今日晴,而不知今日晴昨日雨。灵云陌上桃花飞,翻忆玄沙未彻语。

诗人自情亲,俗子极交浅。所以疏着花,即之风韵远。

那期高旆下,得遇重臣知。泉石容居止,风沙免路岐。河兼落下望,句入大荒思。无复愁烦暑,回山翠阁危。

潋色岚光暖更妍,阴晴恰称养花天。恼人春事浓於酒,得意莎茵软胜绵。欲把风光供翰墨,直须仗屦蹑云烟。知君已作东山兴,缓步何辞十里阡。

何人支枕古邯郸,孤卧僧房四面山。故遣白云遮谷口,不教幽梦落人间。

世间杰栋俯飞翰,帘旌不动天风寒。但得一身自安逸,谁思寒士三万间。东林天下推第一,净几明窗万禅客。主人幽栖仅一枝,便觉宽容无迫窄。一身六尺何足患,蠢动当知俱欲安。谁识曹溪一滴许,能令法雨遍尘寰。

右渔村夕照。孤塔望中青,钟声隔洞庭。苍山不可及,烟阔浪冥冥。忆似寒山寺,枫桥半夜听。

三阳开律,万彙胜精。既苏昆蟲,毕达勾萌。具陈物象,式主诚明。锡以蕃祉,永保咸平。

一篇盈轴粲龙蛇,归自黄州政尔嘉。大似新年逢好事,春风吹宝入贫家。

南山云起北山云,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望众僧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江上初收战马尘,莺声柳色待行春。双旌谁道来何暮,万井如今有几人。

隘寺鼓钟透,殊庭瑞庆垂。上清唐塑像,正一汉遗师。经录青城派,楼台紫极基。尧天跻寿域,羽佩有威仪。

种谷一岁事,读书一生期。方春不下种,竟岁常馁饥。少年不向学,终身成愚痴。饥犹一家愁,愚被众人欺。彼苍念吾父,尔辈得令师。欲速成揠苗,计日如耘耔。程文国有武,体制须及时。弱冠无所闻,出语人见嗤。尔劳我则恤,我忧尔奚知。中夜不遑寐,作此劝学诗。

历眼看看剩浃旬,山河大地一齐新。不成过腊都无雪,只隔明朝便是春。夜半有谁过剡曲,年丰无处不尧民。草亭只在梅花外,知与人间隔几尘。

汉江莽莽雪浮浮,远想山阴泛剡游。高兴共成何更尽,子猷安道喜同舟。

同云收万里,斜日已三竿。有鸟皆潜迹,无风尚送寒。晴檐如下雨,枯涧忽鸣渊。渐觉山河复,方知世界宽。

雪与梅花两逼真,不知谁好复谁新。无端更入吴融手,剪取西湖半遐春。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焦砖打著莲底冻,赤眼撞著火柴头。将军但得嘉声在,何必荣封万户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