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作品评述

诗词:《游黄山》
朝代:宋代
作者:朱彦

三十六峰高插天,
瑶台琼宇贮神仙。
嵩阳若与黄山并,
犹欠灵砂一道泉。

中文译文:
三十六座峰峦高耸云天,
美如瑶台琼宇,储藏着神仙。
若把嵩阳山与黄山相并,
仍感缺少一道灵砂泉水的风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黄山的景观和感受。黄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以其险峻的峰峦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首两句“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形象地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黄山有许多峰峦,高耸入云,使人感到似乎插入了天空。这些峰峦如同宝石般闪烁,宛如神仙居住的仙境。

接着,诗人将嵩阳山与黄山相比较,表达了对黄山壮丽景色的夸赞。嵩阳山是中国的一座著名山脉,与黄山相比,黄山仍然缺少一道灵砂泉水的景致。这句表达了作者对黄山景色的欣赏,同时也显露了作者对更多美景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黄山作为中国的自然奇观,以其险峻的山峦、奇特的云海和壮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文人墨客的赞美和追溯。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黄山的向往和好奇心。

诗词推荐

诚斋万事悟活法,诲人有功如利涉。嗟我大类醯鸡然,时复一窥甕中天。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流水苍山带廓。寻尘迹、宛然如昨。犹记黄花携手约。误重来,小庭花,空自落。不怨兰情薄。可怜许、彩云漂泊。紫燕西飞书漫托。碧城中,几青楼,垂画幕。

冰泮西湖里,人游玉烛中。非关风习习,端为乐融融。

老眼青青望洞庭,虹垂断岩月初生。滔滔桥下无情水,不为吴王洗甲兵。

薄薄新寒透被轻,醒来窗隙弄微明。山中不用梅花角,自有枝禽报五更。

百丈寒蛟下翠庭,幽人相对觉风生。阑干小倚飞觞处,一曲松风乱雨声。

山路花香上衲衣,云深南岳一僧归。尘生古像开寒殿,风度闲房掩夕扉。踏雨棕鞋苔藓滑,炊香野饭稻粱肥。禅余犹转千声偈,总有游人得见稀。

世人竞蜗角,终日汩尘缘。谁谓名园内,深藏小洞天。

天天惟健,天步惟安。圣子中立,臣工四环。民无能名,三不过颜。宋德宜颂,汉德可删。

开门睹雉不敢发,滞思霾胸须澡雪。烦君初试一枪旗,救我将隳半轮月。不应种木便甘棠,清风自是万夫望。未须乘此蓬莱去,明日论诗齿颊香。

高车驷马笑鸡栖,亦笑糟糟与汨泥。鲁酒得间聊复饮,晋舆投老偶然题。春冰自水收新悟,雨矢无乡悔旧迷。尚有平生山水癖,未妨游戏向京西。

齿危但以粥充虚,辜负公家夏屋渠。政恐曲生深作崇,可怜髯簿顿成疏。动摇不减韩吏部,蹴踏非同焦校书。落势今年残未已,只应从此并无馀。

宜阳南路是仙山,雪拥云埋杳霭间。洗眼来看无处觅,不知可复在尘寰。

拂儿虽草创,日用最相亲。莫遣维摩室,潜生庾亮尘。

凭仗江波寄一辞,不须惆怅报微之。犹胜往岁峡中别,滟滪堆边招手时。

水似青萝带,山如碧玉环。池蛙鸣聒聒,林鸟语关关。松桧磐高盖,藤萝引翠鬟。倚栏无一语,何以慰幽间。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杠尽处,应是长安。

何时得见十三弦,待取无云有月天。愿得金波明似镜,镜中照出月中仙。

春入桃腮生妩媚。妆成日日行云意。贪听新声翻歇指。工尺字。窗前自品琼箫试。玉碾鸾钗珠结桂。金泥络缝乾红袂。从把画图夸绝世。金莲地。六朝未识双鸳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