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作品评述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园中的草木景象,表达了草木的坚强和生命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草木虽然微小,但它们能够独立自立地成长。它们在茂密的叶子中亭亭地矗立,每一株都需要诗人费心地插植。牵牛花独自生长,不畏艰险,曲曲折折地生长出新的芽蘖。诗人走过荆棘和榛树,仿佛有一种前世的约定。在南斋的读书之处,清晨的阳光洒在茂密的绿叶上,显得格外繁茂。诗人特意修剪草木,以便储存秋雨,然而岁岁年复一年,篱落却越来越破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园中的草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岁月变迁的思考。诗中的草木形象象征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尽管它们微小,却能自我生长。诗人通过插植草木的过程,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关怀和劳心之意。牵牛花的形象展示了它在曲折的环境中依然能够茁壮成长的能力,给人以勇敢和坚定的力量。诗人走过荆棘和榛树,似乎是在寻找前世的约定,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南斋的读书之处看到茂密的绿叶,形容清晨的景色如泼洒的翠绿,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最后,诗人用"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表达了秋雨的储存和岁月的流逝,篱落的破旧象征着岁月的蹉跎和生命的有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草木的描写,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自我成长的能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解后犹存石柱梁,周家九鼎尚沦亡。此泉只是寻常水,为有欧苏姓字香。

溪山杖策过山林,万竹千梅可慰心。已悟濠鱼真得计,未嫌吨曲谢知音。飞腾要路终无那,咫尺春风且细寻。诗自空青受山谷,到公探讨益精深。

野竹何修修,森然满山麓。清溪潄苍根,夜雨滋寒玉。干密风岂摇,林深鸟应宿。苍山黄叶中,见此欻惊目。经行一回首,何用慰羁束。

月青露紫翠衾白,相思一夜贯地脉。帝遣纖阿控绿鸾,崑崙低小海如席。曲房小幄双杏坡,玉凫吐麝熏锦窠。软香蕙雨裙衩湿,紫云三尺生红靴。金蟾吞漏不入咽,柔情一点蔷薇血。海山重结千年期,碧桃小核生孙枝,陈王此恨屏山知。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

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呼童忙为卷暇须。试问中情几句。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嫦娥无语谩踌躇。飞过画栏西去。

清江水清峡水黄,清江之上多绿杨。浣花女儿立沙际,青裙白足如秋霜。蜀山雪消十日雨,一夜扁舟欲齐树。两岸猿声不肯休,送君流向峡州去。

祖龙筑长城,雄关百二所。阿房高接天,六国收歌女。跨海觅仙方,蓬莱眇何许。欲为不死人,万代秦宫主。风吹鲍鱼腥,兹事竟虚语。乾坤反掌间,山河泪如雨。谁怜素车儿,奉玺纳季父。楚人斩关来,一炬成焦土。空余此余基,千秋泣禾黍。

宫壶移刻对延英,文帝从容问贾生。儒馆旋承恩诏入,士林尤说御批荣。丹山凤出宁无种,沧海鹏抟遂有程。渐待青毡归旧物,区区羲献漫家声。

上方僧又起,清磬出林初。吟苦晓灯暗,露零秋草疏。旧山多梦到,流水送愁馀。寄寺欲经岁,惭无亲故书。

都下重来百事非,故人相见少相知。绝怜水减西湖瘦,更喜兵强北虏衰。

未喜亭阴坐,先贪树畔行。豀浑因雨瀑,岩近得风清。一饭幽人福,三杯太古情。尚须冰月挂,来放雪涛倾。

于皇帝室,休运贻孙。重熙疊庆,祗进号荣。爰授兹册,必躬必亲。天子圣孝,万邦行刑。

天降祥,汉祚昌。火炎上,水灵长。建庙社,洁蒸尝。罗钟石,俨珩璜。陈玉豆,酌金觞。气昭感,德馨香。祗洛汭,瞻晋阳。降吾祖,福穰穰。

晴雷碾破白云窝,无数林华衮下坡。好把辘轳翻转着,昆仑顶上卷黄河。

趋府不遑安,中宵出户看。满天星尚在,近壁烛仍残。立马频惊曙,垂帘却避寒。可怜同宦者,应悟下流难。

君王有隐疾,掩鼻即生嗔。何处新来子,樊姬不妒人。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一钩五十犗,始具任公钓。揭竿趣灌渎,与尔不同调。先生本西蜀,侠气见英妙。哀怜世间儿,细黠似黄鹞。侍童双擢玉,鬓发光可照。骏马锦障泥,相随穷海峤。平生携手好,十七登廊庙。小生相吏耶,徒枉尺书召。暮年更折节,学佛得心要。鬻马放阿樊,幅巾对沉燎。泠泠屋外泉,兀兀

谁作东州客,支公合往还。想无诗外事,聊辍定中閒。拂石须相憩,留云欲共攀。为寻梅发处,先过向南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