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送罗大参之任山西(其二)》
拼音和注音
gù rén shèng yǒu hé shān zài , èr zi xiāng féng hǎi dài q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故人:(名)①老朋友;旧日的朋友:难得风雨~来。②死去的友人:吊祭~|不少老友已成~。③(书)指前夫或前妻。
海岱:今山东省·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
相逢:1.相遇。2.彼此碰见。
河山:(名)国家的疆土:锦绣~。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吏部风流入奏年,诸郎谁不让朝天。
五云忽映襜帷动,双辖重临水镜悬。
色借绨袍堪病起,诗更藻笔已名传。
故人剩有河山在,二子相逢海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