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于立的《胡琴谣赠张猩猩》
拼音和注音
zhāng xīng xing , gèng zuò diào yī qū , yù zhóu yín xián zài sān c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猩猩:1.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猩猩科。毛赤褐色,颜面裸出,身长四、五尺,手长及地,下肢短,性猛有力。也作「狌狌」。2.指猩猩血。亦借指鲜红色。
一曲:1.水流弯曲处。2.犹一弯。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4.犹一缕。5.一首乐曲。
再三:(副)一次又一次:~考虑|~要求。[近]反复。
于立
不详
原诗
绛绡羃帐春云热,银蜡摇光眼生缬。
猩猩对客轧胡琴,紫龙衔丝度幽咽。
新莺出谷调高声,间关泻出春风情。
珊瑚击碎琅玕折,凤凰夜叫离鸾惊。
舞停回雪歌停扇,一曲《梁州》犹未遍。
细数骊珠下玉盘,百尺冰丝贯成串。
锦瑟无声帝子愁,湘波摇江江倒流。
西风忽起茯苓浦,吹下满天鸿雁秋。
张猩猩,更坐调一曲,玉轴银弦再三促。
为君写作胡琴谣,西夏郎官面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