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张翥的《送太傅丞相出师平徐方》
拼音和注音
wàn nián shè jì shōu zhǎng suàn , bǎi zhàn jīng qí dé shèng f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旌旗:(名)泛指各种旗帜:~飘扬。
万年:万年wànnián极其久远的年代。
百战:多次作战。
得胜:(动)取得胜利:~回朝|旗开~。
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来泛称国家。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原诗
南征诸将久无功,丞相亲劳出总戎。
虎士严兵屯玉帐,龙庭大宴赐彤弓。
万年社稷收长算,百战旌旗得胜风。
幕府如云尽才彦,荆徐指日捷书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