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答助甫吏部八首(其七)》
拼音和注音
jié shí zhū hóu guǎn , zhōng yuán wǔ zi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碣石:1.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北。碣石山馀脉的柱状石亦称碣石,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2.指墓碑。
诸侯:(名)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五子:夏·太康昆弟五人。指宋代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树名。谓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干支相配六十年间有五个子年,故称。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碣石诸侯馆,中原五子名。
高秋白马辨,下士苍蝇声。
风雨归何处,萍蓬托此生。
使君仍鷩起,毋乃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