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

桑柘晴川口,林深一径存。
披云登断岭,隔水见前村。
春去花无迹,崖倾洞有门。
郊行聊着眼,疑是武陵源。

作品评述

诗词:《郊行》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桑柘晴川口,
林深一径存。
披云登断岭,
隔水见前村。

春去花无迹,
崖倾洞有门。
郊行聊着眼,
疑是武陵源。

中文译文:
桑树和柘树点缀在晴朗的川口,
茂密的树林中仍留存着一条小径。
穿越云雾登上陡峭的山岭,
隔着水面望见前方的村庄。

春天已经过去,花的痕迹已经消失,
山崖倾斜,洞穴里有一扇门。
郊外的行走使人心情愉悦,
仿佛置身于神秘的武陵源。

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次郊外行走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受,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桑树和柘树点缀在晴朗的川口,以及一条深入茂密树林的小径。这里展示了郊外自然环境的美丽和宁静,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诗人穿越云雾登上陡峭的山岭,通过水面望见前方的村庄。这些景象给人以壮丽和开阔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花的痕迹已经不再存在。然而,他看到山崖倾斜,洞穴里有一扇门,这种景象带给他一种神秘和想象的空间。最后一句提到郊外行走给诗人带来的愉悦,疑似置身于武陵源,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欢愉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发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宁静、壮丽和神秘,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体验到大自然的魅力。

作者介绍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群玉峰前罢校书,九华山下试题舆。三年饱共铅黄语,一日去从朱墨居。秋浦谪仙临赋后,齐山小杜醉吟馀。薄才渐愧风流地,茧纸新抄雪不如。

秋风悬鼓下,烟火两三家。曲折通崖径,萧条倚树花。蛩声如互答,人语半聱牙。酒尽青山暮,归鸿背落霞。

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翠合初疑无路往,停鞭邂逅成清赏。僧炉坐稳纸窗明,细雨忽来山竹响。

吟情自觉都无趣,况复离居感物华。厌读群书寻野径,闲收落叶煮山茶。烧残寒菊花犹在,霜过香橙味转加。因想前期重搔首,不堪秋思极长沙。

灵草灵砂起自然,却将非外乱烹煎。黄牙成土堪名药,秋石为胎本是铅。乐道逢来忻且喜,周知体认更完全。阳施阴授宜消息,不识时人在眼前。

荡漾清溪两浆飞,趋行不及到斜晖。无人跪进雕胡饭,只学卢仝啜茗归。

未谏瑶华世未知,故人已讶道乡迟。退之著论差伤早,不待阳城伏阙时。

逾年谬掌凤凰诏,择日拜章芸若庭。拥节笑归江汉国,飞帆醉拂斗牛星。留连物景诗千首,准拟交亲酒百瓶。共采芳兰晨事毕,不妨儿侄夜横经。

广文官冷酒钱空,平日清樽一笑同。苦忆车公来座上,翻成王老隐墙东。定中示病应非病,诗里能穷有底穷。凉月满天新雨足,试凭檄语愈头风。

风月欲在眼,园林须傍家。崚嶒飞翠巘,颭滟舞绡花。门近山光入,堂深树影斜。犹将小西景,更为石林夸。

赖召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竟夸削木真余事,却笑磨人得永年。三友不居毛颖后,五车仍在褚生前。祗愁公子从医说,火煅生分不直钱。

一公持一钵,相复度遥岑。地瘦无黄独,春来草更深。

临风长忆听涛吟,携铗重来感慨深。白首如新交自古,丹砂欲就老偏侵。猎微阁上传佳句,宿影亭前话夙心。花萼虽零正月朗,斗中元气待君斟。

照此寒夜中,欲残红烬尾。空堂灭复明,独宿拟山鬼。

发已凋疏齿已摇,高谈谁与慰无聊?苦心虽呕何由出,病骨非谗亦自销。玉雪细尘烹瑞草,烟脂小把斸灵苗。贺公吴语吾能似,太息遗魂不可招。

尽日涂中断客行,两边山色到云青。溪光摇碎黄金日,波面跳成白玉星。

色不谐朱铅,力可举杵臼。贫贱何足云,持敬在悠久。相对如嘉宾,旁人莫嫌丑。

春回绿野烟光薄。低花矮柳田家乐。陇麦又青青。喧蜂闲趁人。野翁忘近远。怪识刘郎面。断却小桥溪。怕人溪外知。

客怀老去向谁开,白雪茎茎不用栽。只有爱书余习在,持携残藁过溪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