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古今人易老,无异霜凋草。
本根依旧青,不解寻元讨。

作品评述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诗意: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僧人释印肃之手,诗中表达了古今人易老的主题。作者通过比喻,将人的一生比作一片草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都会像霜凋的草一样面临老去的命运。然而,作者也提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观念,认为人的本质和根基依然鲜活如初,不受时间的侵蚀。诗中表明了作者对人性与时光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追求永恒的追求。

赏析:
《金刚随机无尽颂·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句“古今人易老,无异霜凋草”,通过古今人易老的比喻,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时光易逝的主题。诗中的“霜凋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的衰老和脆弱。接下来的两句“本根依旧青,不解寻元讨”,则表达了人的本质和根基依然鲜活不衰的思想。在这里,作者暗示了人性的永恒和不朽,与时光相对立。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词句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通过草木的比喻,作者传达了一种深远的哲理,即尽管人的外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老,但内在的本质和价值却是永恒的。这种对人性与时光的思考和追求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这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追求。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唤起读者对人生短暂和永恒价值的思考。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展示了作者的洞察力和对人生和时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片帆飞过洞庭来,百尺巍巍水面开。疑泛灵槎上河汉,如从弱水到蓬莱。钧天广乐无闻矣,袖剑仙人安在哉。物物尽随波浪去,君山一点独崔嵬。

老去将携只要轻,况临炎暑绕风清。儿童爱把承帘溜,未识山家质素情。

将进酒,解双璧,敝裘羸马长安陌。长安瓮头香可怜,一饮须当尽一石。手引六博狂叫呼,当盘一掷得五白。千古兴亡亦尔尔,眼前得丧何曾惜。市上高阳吾不识,且听胡歌弹虎拍。载进酒,君莫辞,人生失意亦有时。韩生不死淮阴市,寄食漂母身无资。归来报恩召中尉,昔日王孙今是谁?

维天盖高,维地克承。父尊母亲,天地难名。疆名广大,建号安荣。衍登寿嘏,阐绎星明。

韵胜仙风缥缈。的皪娇波宜笑。串玉一声歌,占断多情风调。清妙。清妙。留住飞云多少。

贫女信难昏,俗子每易忘。文学公世师,一见遽倒囊。原公出调燮,容我濯沧浪。台躔五云处,浩歌长相望。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云水千僧共默耕,烦君乞食出山行。蕨薇夜雨萌寒麓,桃李春风织锦城。空谷一呼同响应,圆珠众色合光明。上方此去分香饭,为我先须见净名。

自束生刍起饭牛,隔林扣角更深幽。半分不得诗书力,一饭常存畎亩忧。老去有肠堪贮酒,生来无骨可封侯。开荒崖下田无几,种秫宁须与妇谋。

水泛榴花来洞口,鹿迎樵客到仙家。

苍蝇眼昼明,蚊虫眼夜明。明眼利口觜,昼夜无时停。拍死纷籍籍,飞来更营营。一旦霜风起,棱威肃天刑。飞者不复飞,鸣者不复鸣。虽有太阳光,不能煦其生。乃知天胜人,智力徒斗争。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独倚青楼暮,烟深鸟雀稀。

流水泠泠浸稻田,岩耕应费买山钱。风梢雨盖摩霄汉,个里高人即地仙。

云州三万骑,南走疾飞鹰。回碛星低雁,孤城月伴僧。敲关通汉节,倾府守河冰。无处论边事,归溪夜结罾。

雕俎在御,飚驾闻声。真游斯降,旨酒斯盈。大乐云阕,大礼云成。徹彼常荐,罄此明诚。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童稚苦相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爱始于亲,对尽伦兮。元子冠字,邦礼成兮。天步舒徐,皇心宁兮。家人之吉,亿万春兮。

怎分晓。迷虚矫。爱恋家缘何日了。著尘嚣。著尘嚣。铁做人从,遭他火院销。猛悟无常非事小。跳出凡笼搜密妙。乐逍遥。乐逍遥。坎虎离龙,降来入玉瓢。

乔木超然兀老花,一坡盘礴转崇冈。山翁偶坐谈何事,应赏江风一味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