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郭沧洲

破屋沧洲上,清贫独可怜。
书存无子读,诗好有僧传。
葬卜中原夜,坟邻北际边。
穷交空白首,莫赠买山钱。

作品评述

《哭郭沧洲》是明代诗人方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破屋沧洲上,清贫独可怜。
书存无子读,诗好有僧传。
葬卜中原夜,坟邻北际边。
穷交空白首,莫赠买山钱。

中文译文:
我住在破旧的屋子上,沧洲的境遇令人怜惜。
书籍堆积,却无子嗣能继承阅读,只有诗歌能够传承给僧侣。
在中原的夜晚安葬,墓地邻近北边的边境。
与贫困的交情已空白无奇,别人不要送我购买山地的钱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方炯在沧洲的贫困生活,表达了他的无奈和悲伤之情。诗人所处的屋子破旧不堪,沧洲的境况也很凄凉,这使他备受同情和怜悯。他没有儿子可以继承他留下的书籍,只有诗歌能够传承给僧侣。这表明诗人对知识的珍视和对传承的渴望。

诗中提到了葬卜中原夜,说明诗人所在的地方可能是在中原地区,他的墓地邻近北边的边境。这增加了诗词的凄凉感和无奈感,诗人的孤独和贫困似乎与世隔绝。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坚贞和自尊。他与贫困的交情已经很多,不再稀奇,不希望别人赠送他买山地的钱财。这表明诗人宁愿保持贫困的清贫之态,也不愿靠他人的施舍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朴素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贫困中的坚守和尊严,表达了对知识和诗歌的珍视,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它呈现出明代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

诗词推荐

与君仍世接游从,造次相敦德义中。善继家声名你子,不追时好古人风。流光岂受垂绳系,妙道才容一線通。待得铃斋民讼简,更将此理问庞公。

彩舰载娉婷,宛在玉楼琼宇。人欲御风仙去,觉衣裳飘举。玉京咫尺是蓝桥,一见已心许。梦解汉皋珠佩,但茫茫烟浦。

小圆珠串静慵拈。夜厌厌。下重帘。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暑室困蒸炊。呼鹤前来听咏诗。鹤告不餐空碌碌,随鸡。诸仆无恩但有威。云海夙相期。忍使清斋十二时。主者不才今遣汝,调饥。骑去扬州

慵养金丹换鬓须,微霜正要称清癯。平生风露充蝉腹,到处云山寄鹤躯。道室焚香勤守白,虚窗点易静研朱。自知世事难谐偶,不待幽人夜见呼。

千钧巨石百十万,乱堆横峙塞山涧。故今流水作呜咽,行人厌闻犹喜阚。芙蓉非花镜非镜,无可充君耳目玩。第一岭望二三岭,蜿蜒似作长蛇缓。努力向前兮不须叹。君不见老夫足垠斗天下,临危岂是趦趄者。

恩宽一老寄松筠,晏卧东窗度几春。天厩赐驹龙化去,谩容小蹇载闲身。

文墨由来妙禁中,家传岂独赋河东。平生听想风声早,数日追随笑语同。御水新如鸭头绿,宫花更有鹤翎红。看花弄水聊为乐,不晚朝廷相弱翁。

凝云遮汉月不舒,微电时照东南隅。风条不动柱础湿,初夜深砌吟蝼蛄。

新缝细葛作蠡裯,簟展风漪凛欲秋。啼鸟一声呼梦断,依然书卷在床头。

清秋绝顶竹房开,松鹤何年去不回。惟有前峰明月在,夜深犹过半江来。

怅恨清光不共游,眼波肌雪正宜秋。桐花落处闻开锁,柿叶明时见倚楼。几度扇回当面笑,可应灯照下帷羞。无边妒恨憎情眼,行过帘前莫转头。

下视垂杨拂路尘,双峰石上覆苔文。浓霜满径无红叶,晚日高枝有白云。春砌花飘僧旋扫,寒溪子落鹤先闻。那堪寂寞悲风起,千树深藏李白坟。

譾譾群情便,峣峣俗眼惊。此身无利钝,於国要忠诚。得力平生学,求仁死后名。登门非雅素,持论略公平。

小艺无难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屹然两国立,限以大河界。连营凛中权,四壁设坚械。三十二子者,一一具变态。先登如挑敌,分布如备塞。尽锐贾吾勇,持重伺彼怠。或迟如围莒,或速如入蔡。远砲勿虚发,冗卒要精汰。负非繇寡少,胜岂击彊大。昆阳以象奔,陈涛

窗外葵榴照眼明,香蒲沁酒注银瓶。自无饮量堪同醉,非慕清名佼独醒。一日沈湘悲楚客,千年吊古读骚经。他乡记节聊随俗,艾虎朱行挂户庭。

莫讶相如献赋迟,锦书谁道泪沾衣。不须化作山头石,待我堂前折桂枝。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听草遥寻岸,闻香暗识莲。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悬。

偏得春怜是柳条,腰支别作一般娇。微风不动渠犹舞,刚道东风转舞腰。

洞口微云恣卷舒,石岩相对一蘧庐。赋才晋宋多夷旷,好景古今难贮储。茗碗已惊浮雪浪,斋厨俄听响鲸鱼。子云识字终何用,且读人间未见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