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将归

疏传思归不待时,孟轲出书苦行迟。
新诗尚许留章句,故事谁従问典彝。
金马尚应堪避世,石泉未信可忘饥。
不才似我真当去,零落衡茅隔雍岐。

作品评述

《次韵毛君将归》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疏传思归不待时,
孟轲出书苦行迟。
新诗尚许留章句,
故事谁从问典彝。
金马尚应堪避世,
石泉未信可忘饥。
不才似我真当去,
零落衡茅隔雍岐。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毛君的。诗人表达了对毛君离去的思念和期待。他认为,毛君离去并不需要等待太久,就会思念故乡而归来。苏辙提到孟轲,指的是孟子,他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在当时并不为世人所理解和接受。诗人用孟轲的例子来表达毛君离去的辛苦和迟缓。

诗人接着谈到新诗的创作,他认为新的诗歌应该注重保留经典的章句,传承前人的故事。然而,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谁会从中去探索这些经典的故事。这可能是对当时文人的怀疑,认为他们不再重视传统文化。

在下面的几句中,诗人提到了金马和石泉,这是两个隐居的地方。金马指的是自然山水环境优美的地方,石泉则是一个寺庙的名字。诗人认为,这样的地方是值得逃离尘世的,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物质的困扰和欲望的束缚。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就像他所描述的那样,他觉得自己应该离开这个世界,过一种隐逸的生活。他用"零落衡茅隔雍岐"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意味着他的才华被埋没在茫茫人海中,与世隔绝。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毛君的离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他对新诗的创作提出了一些质疑,认为新的诗歌应该继承传统,并传达经典故事。他对金马和石泉的描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远离俗世的纷扰。最后,他以自己的心情作结,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思念和对传统的思考,展现了苏辙独特的感悟和情感。同时,通过对隐居生活的讨论,诗人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对离别、思考和追赶旧时光的情感,毛君的归来不需要太长时间等待,
像孟子写书那样,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
新的诗歌应该保留经典的章句,
但是谁会去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和意义呢?
金马山还是可以用来避世的,
石泉寺的泉水也未曾枯竭过。
像我这样平凡的人,应该离开尘世,
隐居在衡茅山的寂静中,远离尘嚣的雍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毛君归来的思念和期待。他认为毛君并不需要等待太久,就会思念家乡而回来。苏辙提到孟子,指的是孟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他的学说在当时并不受到世人的重视和理解。苏辙用孟子的例子来表达毛君离去的辛苦和拖延。

诗人接着谈到新的诗歌创作,他认为新的诗歌应该注重保留经典的章句,传承前人的故事。然而,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谁会去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和意义呢。这可能是对当时文人的怀疑,认为他们不再重视传统文化。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了金马山和石泉寺,这是两个隐居的地方。金马山指的是一个山水环境优美的地方,石泉寺是一个寺庙的名字。诗人认为,这样的地方是可以用来避世的,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远离物质的困扰和欲望的束缚。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就像他所描述的那样,他觉得自己应该离开尘世,过一种隐居的生活。他用“衡茅山”和“雍岐”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意味着他的才华被埋没在茫茫人海中,与世隔绝。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毛君离去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他对新诗的创作提出了一些质疑,认为新的诗歌应该继承传统,并传达经典故事。他对金马山和石泉寺的描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远离尘世的纷扰。最后,他以自己的心情作结,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思念和对传统的思考,展现了苏辙独特的感悟和情感。同时,通过对隐居生活的讨论,诗人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对离别、思考和追求理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善出於人元即性,在人在我本无殊。常人未免为私累,上圣之心道与惧。

乳蜂十蚁围,小蜂两翼弱。三蚁制蜂首,四蚁曳蜂脚。三蚁相后前,捍圉行且却。蜂母正凭怒,有虿无敢作。相视母子心,如被蛇豕虐。蚁行蜂母随,众力岂易拨。彼嫌大树小,且幸神龙涸。自谓无谁何,利吻得所嚼。蝇虎伺其便,儇然才一跃。中道取蜂去,意外可遥度。蚁群不自量,出力

骨成泉下土,何物是游魂。一代颜容尽,千年名姓存。善缘依佛地,巧咏任人言。几听钱塘曲,风松静似喧。

淡淡晴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雪满貂裘,风摇金辔,笑看锦带吴钩。照人青鬓,年少定封侯。此去马蹄何处,山万叠、济水南州。君知否,卢郎未老,曾是恣狂游。风流。佳丽地,十年屈指,一梦回头。最难忘,西湖北渚澄秋。玉砌雕栏好在,桃共季、能忆人不。衰翁也,多情为我,将恨寄红楼。

画栋风生,绣筵花绕。层台胜日频高眺。清辉爽气自娱人,何妨称意开颜笑。水碧无穷,山青未了。斜阳浦口归帆少。云鬓烟鬓只供愁,琵琶更作相思调。

蝉声渐渐怯西风,閒捻青枝玩菊丛。老去一身都是病,寤来万梦总成空。喜分果饵小儿女,浪费薪蔬顽仆僮。严濑家人报船至,更营樽酒恼衰翁。

高论听悬河。先知新诗问老坡。手冷不甘寒气早,谁呵。更被黄花笑鬓皤。风竹乱婆娑。老我衰颜藉酒酡。佳节重逢真可赏,赓歌。陶令壶觞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

几回双脚为亲轻,未餍其亲锐茈行。白面书生谁一顾,绣衣使者自多情。祝融雨后山归洁,彭蠡秋来水中清。收拾还家自金玉,从渠唤我太高生。

强吴矜霸略,讲武在深宫。尽出娇娥妓,先观上将风。挥戈罗袖卷,擐甲汗妆红。掩笑分旗下,含羞入队中。鼓停行未正,刑举令才崇。自可威邻国,何劳逞战功。

清怀凛凛古人风,尚忆当年语意同。开口剑锋初论事,归休弱羽已伤弓。累朝因革襟怀内,四海悲欢指顾中。寂寞六阑感因客,曾将顽质谢磨砻。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招提凭高冈,四面断行旅。胜地犹在险,浮梁袅相拄。大江当我前,颭滟翠绡舞。通流与厨会,甘美胜牛乳。扣栏出鼋鼍,幽姿可时睹。夜深殿突兀,太微凝帝宇。壁立两崖对,迢迢隔云雨。天多剩得月,月落闻津鼓。夜风一何暄,大舶夹双橹。颠沉在须臾,我自檝迎汝。始知像教力,但度

楚山无际碧。湛一溪晴绿,四郊寒色。霜华弄初日。看玉明遥草,金铺平碛。天涯倦翼。更何堪、临岐送客。念飞蓬、断梗无踪,把酒后期难觅。愁寂。梅花憔悴,茅舍萧疏,倍添凄恻。维舟岸侧。留君饮,醉休惜。想柯山春晚,还家应对,菊花松坚旧宅。叹宦游、索寞情怀,甚时去得。

委蜕疏竹根,舒翼高梧枝。攀缘择阴翳,意求物弗知。清晓喜零露,晴昼弄凉腮。长吟不能休,自喜方得时。

呼得苍头数橐金,旋沽村酒过墙阴。焦琴不鼓知音断,冻笔频呵作意吟。扰扰漫天空眩目,看看出日为寒心。凭君试向江边问,又涨晴波几尺深。

烂漫三年药市游,饥驱忽到字江头。凄凉风色栏干暮,叆叇晴云{禾罢}稏秋。红叶不知人恨远,黄花惯与客供愁。诸君正尔疾官事,谁共高吟百尺楼。

手笔华岩梵笈新,更开宝地接迷津。一声金磬人初静,月照空山草自春。

寒窗矻矻数更声,灯火无多独自亲。忽报周郎好消息,明朝应遣白衣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