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葵廉父赴赣辟

同游两见菊花时,忍对西风话别离。
官远人应观所主,心平事必得其宜。
急汉进进常思退,公事惺惺要带痴。
执手羞为儿女语,此言或可当箴规。

作品评述

《送葵廉父赴赣辟》是宋代赵汝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同游两见菊花时,
忍对西风话别离。
官远人应观所主,
心平事必得其宜。
急汉进进常思退,
公事惺惺要带痴。
执手羞为儿女语,
此言或可当箴规。

诗意:
这首诗词是赵汝绩送别好友葵廉父赴赣辟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朋友的期望。诗人在同游中多次欣赏菊花,但面对分别之时,他忍住了对西风的感慨和离别的话语。诗人认为作为一位官员,身处远离家乡的地方,应当以所主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心态平和,做事必须得当。他认为急躁的人应该常常思考如何退让,公事要认真负责,但也要带有一些追求痴迷之处。最后,诗人执手与友人道别,感到有些羞愧,就像儿女对父母的话语一样,这样的言辞也许可以作为箴言和规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感和对友人行为的期望。诗人通过描述同游赏花、别离时的场景,展现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行为的思考。诗中描绘了菊花和西风的景象,通过这些景物的对比,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人在赠别之际,对友人提出了一些行为的准则,如以所主的角度审视自己、心态平和、做事得当等,这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和对友人品行的赞赏。最后,诗人以亲切的方式与友人告别,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和对友人的关爱之意。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友情和别离的情感,揭示了作者对友人行为的思考和期望。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绘,赵汝绩创作了一首情感真挚、言简意赅的送别之作,向读者传递了深情厚意和对友人行为的思考。

诗词推荐

幽事春来早,晨兴即启阍。扫梁延燕子,插楥护龙孙。数日招宾友,先期办酒尊。淋漓衣袖湿,不管渍春痕。

瑞香花发去年枝,惬对君家白玉池。複幕重帘开欲遍,馨香少有外人知。

扫阁焚香昼卷帷,绿槐疏雨夏初时。客忧何物能消遣,一帙苏州刺史诗。

死生生死,镇日常惊怕。忽尔遇风仙,便说开、些儿妙话。忻然顿觉,猛烈弃家缘,向无中,铸经营,烹炼丹无价。投真得趣,自是增惺洒。方寸要清凉,把尘缘、般般放下。颐神养气,心月照云溪,处无私,凭真实,无谄亦无诈。

(《丰年》,神农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神农教人种植之功。凡二章,章四句)猗太帝兮,其智如神;分草实兮,济我生人。猗太帝兮,其功如天;均四时兮,成我丰年。

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红少绿多时。帘前光景奇。绳床乌木几。尽日繁香里。睡起一篇新。与花为主人。

鱼复浦上石累累,恰似侬心无转回。船归莫道上滩恶,自牵百丈取郎来。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李子久不调,慷慨多雄辞。题为宝剑篇,赠我何足知。我为读数过,因之重嗟咨。尚方愿赐有朱云,櫑具带剑有不疑。云也安能斩张禹,曼倩脱或逢胜之。君才固有用,我病且复衰。谁能长佩矜陆离,但取短铗歌归来。

既临下土,复归于天。神之报贶,受福无边。

蕖僊初出波,照月稚犹怯。密排碧罗盖,低护红玉颊。馆之水精宫,环以琉璃堞。珠明浮盘戏,酒漾流杯晔。青笔尖欲试,绿牋皱还摺。老龟大於钱,辛勤上团叶。忽闻人履声,入水一何栖。

十步九岩竖,结茅无四灶。山中春雨过,水上落花新。采药逢毛女,焚香对羽人。时摧一瓢酒,醉著去朝真。

丞相衮衣朝戏彩,年年庆事如新。尊前一笑共儿孙。人间传寿酒,天上送麒麟。缥缈祥烟连北阙,天颜有喜生春。蓬莱清浅海光平。今年初甲子,重试碧桃根。

避风善阐台,极目见藤越。悲哉古与今,依然烟与月。自我居震旦,翊卫类夔契。伊昔颈皇运,艰难仰忠烈。不觉岁云暮,感极星回节。元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

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麏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恰好农时踏翠烟,睡龙惊起雨公田。官程便作乘闲看,不用扁舟学计然。

并驱华毂适通逵,中路安知判两岐。邪等惟余尤甚者,好官非汝孰为之。累臣放逐无还理,陛下英明有寤时。闻向萧山呼渡急,想追前事亦颦眉。

征人万古没胡中,百战难收一战功。陇上长愁云不断,何年重向玉关东。

昔擅登坛宠,爰光典午朝。刀悬临益梦,龙启渡江谣。茂绩当年举,英魂此地销。唯馀孤垄上,日夕起松飙。

雨洒江声风又吹,扁舟正与睡相宜。无端戍鼓催前去,别却青山向晓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